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27日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即將結束對印度的訪問時表示,美國可以成為印度的“最好伙伴”。而就在此前一個月,作為印度的“傳統盟友”,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訪問印度,簽下20多項合作協議。如今的印度儼然成了一個“香餑餑”,美俄紛紛示好,爭相拉攏,印度則樂見其成,兩廂逢迎。
接踵而來的“橄欖枝”
繼2010年首訪印度之后,美國總統奧巴馬于1月25日至27日再次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在職期間兩次訪問印度的總統。
出席印度共和國閱兵儀式,與印度簽署民用核能領域合作協議,表示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奧巴馬此次印度之行可謂碩果累累,其與印度總理莫迪也是放下嫌隙,雙方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
而就在此前一個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訪問印度,并與印度簽署總額達數十億美元的貿易合同,內容涵蓋核電、石油和防務合作等重要領域。
普京“前腳剛走”,奧巴馬“后腳就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奧巴馬此行正是在美俄關系惡化并近乎達到冷戰水平的背景下,希望借此制衡俄羅斯在印度的影響力。
對此,俄羅斯并未坐視不理。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就在奧巴馬出訪前一周,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與印度新任國防部長馬諾哈爾·巴里卡舉行會議,議題涉及第五代戰斗機以及卡-226輕型通用直升機等重要內容。
26日,普京在向印度總統與總理發去的有關印度共和國日的賀電中也再次強調,“非常珍惜俄印兩國間所建立的特殊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對于美俄的競相示好,印度選擇笑臉相迎,兩不得罪。一邊,莫迪對奧巴馬表示,美印兩國基于“更新的信任和持久的關注”,“正開啟一段新的旅程”;另一邊,在去年12月普京訪印時,莫迪就稱俄羅斯仍將是印度首要的防務裝備供應國。
印度自有“小算盤”
隨著經濟不斷提檔加速,印度不容小覷的市場潛力以及特殊的地緣位置,使其成為因烏克蘭危機而關系走冷的美俄兩國爭相拉攏的對象。而在其左右逢源的背后,印度也有自己的打算。
北京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如今印度與美國不斷走近,一方面是希望與美國在核合作領域有所突破,進而獲得美國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則是瞄準美國這個重要的尖端武器輸出國,不再將軍事武器進口的“雞蛋”只裝在俄羅斯一個“籃子”里。此外,莫迪政府也想獲得美國幫助,實現將印度太陽能發電能力增加4倍的想法。
“莫迪政府的根本目的還是壯大印度,提升印度的綜合實力。”姜景奎指出,長遠來看,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與印度的向東看戰略是相互促進的。印度深知其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重要一環,也希望借此獲得美國的支持,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今,美國主動示好,印度自然欣然接受。
當然,有了新朋友,印度也不會輕易疏遠老朋友。
“俄印的友好關系是長期形成的,兩國在政治、軍事領域始終保持密切的合作。”外交學院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高飛說。在如今俄羅斯與西方裂痕不斷加深的情形下,印度依然與俄羅斯保持熱絡,不僅是基于老交情的“雪中送炭”,也有為自身利益的謀劃。
目前,在能源進口、民用核能合作、國防技術、雙邊貿易等方面,印度仍對俄羅斯有較大訴求。僅就軍事裝備而言,印度2/3的軍事武器都為俄制裝備,武器的維修、保養、零部件更換等都離不開俄羅斯。而在印度魂牽夢繞的“入常夢”以及克什米爾問題上,俄羅斯對印的鼎力支持更是至關重要。
繼續使好“平衡術”
美俄相互角力,印度將何去何從?
有分析認為,印度與美國目前雖然看似不計前嫌,但雙方在巴基斯坦問題、美國不愿轉讓先進技術等問題上仍有分歧。同樣,印俄關系也絕非完美。英國《衛報》援引印度學者的觀點指出,印度和俄羅斯的雙邊關系存在一些“重大的結構性問題”,兩國每年僅100億美元的貿易往來就讓人失望。
然而,不得不承認,隨著美俄關系的僵化以及它們對印度均有所求,如今的印度正面臨一個難得的有利的外部環境。“現在正是印度的戰略機遇期。”高飛說。
對于美國而言,在整體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具體的經貿合作往來以及全球性的氣候問題、核擴散問題等方面,都存在與印度合作的需求。“奧巴馬此次訪問印度取得諸多突破,在這種情況下,兩國關系將會有實質性的提升。”姜景奎說。
對于俄羅斯而言,高飛指出,基于兩國長期形成的深厚友誼以及俄羅斯目前的處境,兩國關系在未來一段時間也將保持平穩發展。
在這樣的情形下,正如《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所言,對于印度來說,與俄美兩國都發展關系顯然更符合它的利益。這也恰好與莫迪政府全方位的外交政策不謀而合。
“印度不會貿然地偏向某一個大國或集團,更不會輕易放棄‘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姜景奎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充分利用目前的有利形勢,在各個大國之間尋求戰略平衡,進而爭取最大的本國利益,將是印度最有可能也是最佳的選擇。嚴瑜 王 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