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對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
2015-02-06 10:46:44?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詳解央行組合式降準 2月4日晚間,央行發布了普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并有針對性地實施定向降準措施的消息。就此次組合式降準,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就相關問題進行解讀。 降準凸顯三大政策意圖 “此次降準主要有三方面的政策意圖?!标懤诒硎荆紫龋@是根據目前我國整個貨幣供應量水平來進行的擺布和安排。從2014年情況看,我國已從以往的“雙順差”格局變成資本和金融項目出現逆差,這會給金融體系流動性造成影響。此次降準就是根據目前資金面出現的結構性新情況的彌補性操作,是對流動性狀況的實時反應。 其次,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我國春節前的現金需求往往很大,從歷年的情況看,大約每年有較大規模的流動性缺口,僅靠公開市場操作不足以彌補這些季節性的資金缺口。降準的實施將與公開市場操作一起,有效調節資金供給。 再次,此次降準出于定向調控的實際需要。此次降準旨在發揮貨幣政策支農、支小的作用,對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進行結構性資金注入,主要還是希望貨幣資金可以進入小微企業和“三農”,繼續發揮貨幣政策在結構調整中的作用。這種操作特點亦是對2014年兩次定向降準思路的延續。 降準并不意味著強刺激的開始 “我個人不太贊成把這次降準看成是降準通道的開啟。實際上,央行是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和流動性狀況來進行松緊適度的流動性調控?!标懤诒硎?,有觀點認為這是強刺激的開始,這點我更不認同,因為任何國家央行的貨幣政策制定都是根據宏觀經濟實際運行來相機抉擇的,這里面可能包括降息、降準操作,但這并不意味著強刺激的開始。 根據目前經濟指標來看,我國經濟增長正在經歷從高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過程,根據經濟的發展態勢來進行政策的調整是客觀需要,也是順應經濟形勢變化的需要。 陸磊認為,目前我國結構調整壓力還很大,定向降準的實施,不是“大水漫灌”,其主要目的還是希望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的薄弱環節,達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保持定力。 陸磊還強調,從各國的實踐經驗看,單純依靠貨幣政策的放松不足以帶動經濟發展;實際上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永遠不可能取代實體經濟的活躍度和競爭力。但同時,政策的預調、微調有利于促進經濟穩定,給結構調整爭取時間和空間,我國也試圖加強這方面的政策實踐。 |
相關閱讀:
- [ 02-06]央行罕見“開倉放水” 經濟學家稱今年是降準年
- [ 02-06]央行降準,市場為何不買賬
- [ 02-06]央行降準減少福州房企融資成本 按揭貸款更寬松
- [ 02-06]國內|央行一周發8000億"紅包" 經濟新常態帶來六大新機遇 經濟減速不減勢
- [ 02-06]央行一周發8000億元“紅包” 貨幣寬松信號強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