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榜凱 “小伙子上相親網站找女友 花了7000多元還沒見上面”、“男子在合肥一相親網站花費三萬仍無女友”……類似新聞近來層出不窮。曾有記者暗訪注冊進入多家征婚網站,其隨意和寬松令人吃驚,在“征婚”的幌子下面,公開尋找“一夜情”或“小三”的人比比皆是。事實上,近年來大肆興起的相親婚戀網站不僅存在大量違規失信的問題,也成為一些不法分子借婚戀交友名義實施犯罪、騙取他人錢財的溫床。依法打擊和整治網上相親婚戀網站市場已經刻不容緩。 要整治相親婚戀網站,首先有必要厘清以下兩個問題:相親婚戀網站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發生問題需要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 通過主體劃分,相親婚戀網站通常所涉及到的法律關系,一類是合法的網站與其會員之間的糾紛,包括會員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實準確?相親婚戀網站是否具有審查義務?審查義務是否與其牟利直接掛鉤?一類是非法的網站利用“婚托”提供虛假信息實施網絡詐騙行為。 毫無疑問,打著“相親交友”名義實施詐騙手段的非法婚戀相親網站,是應當堅決予以取締關停的。根據我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國家對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實行許可制度,對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實行備案制度,未取得許可或者未履行備案手續的,不得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但不容忽視的另一個現狀在于,當前眾多婚戀網站根本無法保證會員信息的真實性。盡管當前絕大部分相親網站鼓勵通過身份審核成為高級認證會員,但是這種非強制性機制并沒有得到會員的普遍認可,往往只要交費就可“升級”。在絕大多數網站提供的快速注冊功能中,網站方面對信息真實性的審核也缺乏監督——網站既不具備甄別會員身份信息真實性的權利,也不對誤信虛假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這種狀況極易給詐騙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機。因此,對相親婚戀網站的審核職責和義務應盡快在法律范圍內予以明確和規范。 目前針對網絡詐騙,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以及我國刑法中的詐騙罪等均可以對其進行規制。而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從民事層面規定了網絡運營商的侵權責任、用戶侵害他人隱私權民事責任。我們必須有這樣的認知:即互聯網世界中的任何運行和發展都必須依照法律的規定,在法律框架內進行。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時對互聯網世界清除積弊,不但有助于改善網絡生態、凈化社會風氣,也有助于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古人多以此句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堅持不懈。這句話在互聯網“新常態”的管理與治理上一樣適用。2015年新年伊始,國家網信辦已經啟動“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此輪行動也被認為是2015年中國互聯網治理的開篇之舉。2月4日,網信辦正式出臺《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標志著我國互聯網全面實名制建設的正式開始。毫無疑問,此舉必將成為促進網絡經濟發展和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互聯網全面實名制建設的開始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場針對婚戀網站嚴重違規失信問題提供了又一有利的政策支持,必將有助于清除當下相親網站中的沉疴積弊。 |
相關閱讀:
- [ 02-06][塔前鎮]開展“法賀新春”法制宣傳活動
- [ 01-30]廣東省法制辦:深圳汽車“限牌令”符合規定
- [ 01-29]建陽法院:法制宣傳志愿活動走進校園
- [ 01-25]眉山5萬多名普法員活躍基層調解糾紛上好"法制課"
- [ 01-22]銀谷財富助力“互聯網金融與民間融資法制論壇”成功舉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