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袁銀傳: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樹立責任意識、陣地意識、問題意識
2015-02-08 20:59:09??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最近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以及袁貴仁部長在教育部召開學習貫徹《意見》精神座談會上的講話,既令人鼓舞,又倍感責任重大。作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學習貫徹《意見》精神,一定要樹立“三種意識”即責任意識、陣地意識、問題意識。 第一,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高校思政課是高校意識形態建設與宣傳思想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征之一,是立德樹人、培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保證。高校思政課教師首先要有高度的責任擔當意識,要刻苦學習、深入研究和科學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穿透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抬頭率,充分發揮好思政課主渠道的作用和育人功能。 第二,要有牢固的“陣地意識”。高校是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前沿陣地,意識形態領域,馬克思主義不去占領,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就會去占領。當前高校宣傳思想領域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積極回應西方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思潮對馬克思主義的挑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多元化社會思潮,打好主動戰。 第三,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馬克思主義是以解決歷史時代提出的問題、改變世界為己任的。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理論研究和思政課教學要科學而及時地回答廣大人民群眾(包括高校師生)普遍關心的實際問題,把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闡釋清楚。而要回答當今時代提出的新問題,就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所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使馬克思主義“說中國話”而不是說“西方話”,就是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的辯證結合和雙向互動,用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解決中國的問題。所謂“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是讓馬克思主義說“新話”、“實話”而不是說“舊話”、“老話”、“假話”、“大話”、“空話”,就是使馬克思主義不斷反映時代精神和時代規律,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新的實踐。所謂“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使馬克思主義“說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話”,就是要關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眾心悅誠服地接受馬克思主義、掌握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成為人民群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精神武器。 |
相關閱讀:
- [ 02-08]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劉希平:守好高校意識形態陣地
- [ 02-08]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加強宣傳思想工作是高校黨委政治責任
- [ 02-07]各地各高校多項舉措協同推進學生創新創業工作
- [ 02-07]廈大去年就業質量排名直屬高校第22名
- [ 02-07]高中偉:做好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需推進三個創新
- [ 02-07]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于高校思政課的引領作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