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紅包”掀大戰:“塊八毛”背后隱藏野心
2015-02-19 20:38:3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黎晶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為了塊八毛,引無數土豪競折腰。”除夕夜的社交網絡上,你有沒有被一波又一波的紅包“刷屏”?羊年春節的電子紅包大戰,微信不再“一騎絕塵”,百度、阿里、騰訊巨頭全部參展,還多了陌陌、快的等一批“小兵”。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入口,支付已被當成爭奪用戶的“關口要塞”。“塊八毛”的背后,隱藏著互聯網公司大大的市場野心。 “最少就搶了幾毛錢,最多也就十幾塊,玩的就是個熱鬧。”在北京過年的柳先生在一家企業上班,除夕當天,他收了22個紅包,發了27個紅包,而收發紅包的總金額還不到300元。 與2014年紅包活動不同的是,今年的紅包大戰玩法更多樣,且互聯網巨頭親自砸錢,還引進了大量企業用戶:騰訊力推微信“搖紅包”,并與春晚互動;支付寶紅包本月初被微信封殺后,另辟蹊徑,推出“口令紅包”,即在朋友圈發數字口令圖片就可玩紅包;百度錢包也發起“現金紅包”玩法,朋友之間可以零成本建立紅包、拆紅包,拆紅包時抽獎金額最高百元。 互聯網公司為了紅包可謂不惜血本:騰訊稱將發65億元紅包,包括春晚直播時派發總額5億元的微信現金紅包和超過30億元的卡券紅包以及手機QQ的30億元紅包;阿里則稱攜手品牌商戶發放6億元支付寶紅包。其中,現金超過1.56億元,購物消費紅包約4.3億元;陌陌、新浪微博、快的、優酷等也紛紛結盟支付寶錢包,狂灑“紅包雨”。 為何IT巨頭如此青睞“紅包”?微信支付部門總經理吳毅在上月舉行的“第二屆互聯網金融全球峰會”上表示,紅包是互聯網公司獲取移動支付用戶的重要接口。他透露,此前,紅包只是微信團隊內部的一個玩法,沒想到推廣之后如此受歡迎。 支付寶和微信團隊公布的一組數據已充分說明紅包大戰的勝利:除夕當天,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10.1億元,截至22時34分,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峰值達8.1億次/分鐘。支付寶披露,除夕當天,共有6.83億人次參與了支付寶紅包游戲,紅包的收發總量超過2.4億個,總金額達40億元。 艾瑞咨詢公司分析師李超表示,移動支付是未來互聯網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而紅包是輕松、有趣的媒介,可以借此自然地發展用戶、養成用戶的移動支付習慣。 “比如支付寶,用戶黏性不強,但是通過紅包,就可以增加支付寶的存在感。在互聯網領域有明顯的羊群效應,一旦一家企業發起一個活動,其他企業都會紛紛進入、模仿,所以,各家公司都在比拼紅包。”李超說。 移動支付市場潛力巨大。央行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共發生電子支付業務333.33億筆,同比分別增長29.28%。其中,移動支付業務45.24億筆,同比增長170.25%。由此可見,移動支付雖占電子支付行業總量份額偏小,但增長勢頭強勁,這也是吸引巨頭拼殺的動力。 易觀智庫分析師馬韜認為,互聯網巨頭慷慨發紅包,是“工夫在詩外”,其野心不止于支付領域,而是瞄準構筑在支付體系之上的O2O大平臺。如微信錢包,不少人都是在去年的微信紅包活動中被“勾引”著綁定了銀行卡,如今,微信錢包已開通話費充值、理財、打車、彩票、網購、訂餐、公益、電影票等多種業務,涵蓋了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紅包最大的功勞,就是培養了一批消費者和企業用戶,有了移動支付的習慣,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使用場景。”馬韜等業內人士認為,以紅包爭奪用戶入口、搭建移動支付平臺、建立O2O生態系統,這是互聯網公司布局紅包的思路。(記者王曉潔、陽娜) |
相關閱讀:
- [ 02-19]除夕夜電商紅包決戰 春晚“搖一搖”達110億次
- [ 02-19]90后大學生過半人不看春晚看手機 鐘愛發紅包
- [ 02-19]“搖不停”的除夕夜 紅包大戰席卷中國羊年
- [ 02-19]除夕搖紅包每分鐘8.1億次 百萬紅包瞬間搶光
- [ 02-19]中春晚紅包成時尚:短短7分鐘內手搖183次
- [ 02-19]網調:七成90后除夕在忙發紅包 過半冷淡對春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