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湖北武漢市武昌區的徐東商圈,有幾座外觀看起來十分普通的居民樓。但就是在這不起眼的外表下,卻開辦著武漢人家喻戶曉的“大家庭養老院”。這個貫通兩棟樓的三層、占地約3700平方米的養老院的主人,名叫陳卿。 陳卿,一個33歲的80后,一個大家口中“有錢人家的少爺”,將手中拆遷得來的35套“還建房”,變成了如今這個擁有198張床位、每個房間都配有獨立衛生間和浴室的大家庭養老院。 有人為陳卿的行為點贊,因為他并沒有揮霍這筆“天降之財”;也有人開玩笑說,他“有錢就是任性”,因為即使他什么都不做,單靠房租,一年的凈收入就會超過百萬。 如今,距離陳卿開辦養老院,已有一年半的光景;這也是陳卿在“大家庭養老院”度過的第二個春節了。今年,這個大家口中任性的小伙兒,日子過得怎么樣?這家民間資本投資的養老院,運營狀況又如何? 大家庭養老院的春節聯歡活動,在小年那天就提前進行了。陳卿告訴記者,盡管很多老人樂意留下過年,但選擇回家團聚的還是多數。自己和家人留在養老院陪剩下的老人一起看春晚,吃餃子。這樣的春節,今年已不是第一個: 陳卿:因為有些老人他們自己有合唱、有表演節目他們準備了一兩個月了,可能在三十飯都搞的豐富一點,他們吃個年飯吧,基本上過年過節我們是沒有休的。 2008年,陳家50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拆遷,開發商補償了35套4000平方米的“還建房”。得知家里拆遷的消息,在澳大利亞已經畢業的陳卿,馬上辭掉了當地年薪40萬的工作,回到武漢。他不是為了當“包租公”坐收每年100多萬的房租,而是為了圓自己和家人的一個夢——開辦養老院: 陳卿:以前就是我們家條件也不是很好,我爺爺在床上癱了7年時間,我奶奶也是91就去世了,心中有點遺憾。就是想以后條件好一點辦一個類似養老這種機構,類似家庭以后不要有這種遺憾在里面。 剛拿到補償款時,許多人帶著項目找陳卿投資。被一一拒絕后,大家都不明白,他為什么非要涉足“高風險、又如此微利的養老行業”。走遍武漢調研三個月、又賣掉了9套房產,陳卿湊齊了資金,2013年7月,大家庭養老院正式開業。在剛開始的半年里,因為入住的老人太少,養老院一度虧損得厲害。花大力氣培養的專業人才,流失的也很厲害: 陳卿:因為我們下了很多工夫去培養這些員工,醫院里內部先培訓,理論層次的或者是操作層次,考試然后拿證,但是現在有的也不是很穩定的一個崗位,因為我們這里人員差不多都是40、50歲的人,他們的小孩以后結婚要生小孩可能就要回去帶小孩。還有這個行業的流動性也比較大,你可能剛培訓好,還沒有做多長時間就跳槽了,特別是一線的護理人員是比較難的,要面對癱瘓的老人端屎、端尿,然后喂飯這類東西,真正自己在做的時候可能做不了這些事情。 其實,陳卿現在遇到的問題,眼下我國所有從事民辦養老院的投資者都遇到過。除去前期需要包括消防、衛生防疫等數類許可證齊備,經過復雜的審批手續不說,單是經營上的壓力,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另一方面,有相關預測顯示,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沉重的養老壓力單依靠政府興建公辦養老院,恐怕難以消化,亟需民間力量的進入。從陳卿舉全家之力興辦養老院的故事背后,又反映出現階段我國養老市場還存在哪些問題呢? 得知陳卿的故事之后,有人開玩笑說他“有錢就是任性”。這個評價,正因為不少投資者對養老院微薄的利潤心中有數。為了達到高齡老人的照料要求,大家庭養老院光是推倒重新裝修就有兩次,前期投入在500萬左右,還沒算上屬于陳卿個人的房產成本。如今養老院共有120個老人,每人月收費在1500到2500之間,眼下他才剛剛扭虧,回本還需6年。 雖然陳卿說,辦養老院“不以賺錢為目的”;但以投資人的身份,他同樣認可,如果想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這個市場亟需建立合理的秩序,為盈利創造一定的空間。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兩個字“土地”: 陳卿:在郊區,地、租金都比較便宜,甚至他們距離非常遠看望老人、配套的設施、交通、醫療、購物都不是很齊全的,運作起來的話可能會存在很多不便,入住率也不算很高,就像我們在市中心第一個規模大不了,核算、收入和支出的這種它是按平方來算,一個平方多少錢這個成本是比較高的。還有一個就是大多數是以租賃為主,養老院本來是個微利行業,它是一個長期的才有盈利,租期的話現在一般是三年一簽,三年可能剛剛達到盈利點,扭虧那個狀態的時候業主不租給他了,相當于他是白干了。 近一年多來,包括《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等陸續公布,從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稅費優惠,到工商登記后置審批,都是希望吸引更多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陳卿告訴記者,目前武漢的政策是每張床位一次性補貼4000,對部分老人按月補貼200元,養老院的用水用電走的是民用價格。不過,從事這個行業,除了經營壓力,還有另外一層壓力: 陳卿:老人安全性,如果出現了摔傷,出現了一些意外對養老院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為老人是一個動態的,他可能腦梗、或者心梗,或者他背著護理員想回家了他就偷偷跑了,造成一些后果其實養老院是承受不起的。存在著可能你辛辛苦苦干一年的錢就因為一個小的意外就相當于白干了,現在養老院是處于一個起步階段,所以說相關的法律法規、責任劃分都不是特別的明確,所以一般的養老院就會吃啞巴虧。 另外,陳卿提出,現在住養老院有八成以上都是超高齡,或者失能失智老人,生活難以自理,需要特別的醫療服務。普通養老院,特別是民辦小規模養老院,只能解決老人日常照料問題,一旦遇到老人出現急難病癥的情況,難以及時處理。如何更好整合醫療與養老資源,恐怕是包括他在內的養老領域投資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陳卿:基本上住養老院里面,80%是屬于超高齡,80多歲90歲甚至100歲;第二就是身體情況特別差,失能失智,高危人群。攜帶問題就比較多,特別是醫療方面。私營養老院的話,是以養老服務為主,護理啊,協助他們吃飯什么的。但我們一般的養老院,是做不了醫療的。相關的技術人員配備,以引進為主,與醫療單位合作。所以老人出現什么事情的話,要等別人來,時間就比較長。(記者何源) |
相關閱讀:
- [ 02-09]北京學校社區閑置房將改建養老院 已建成104家
- [ 11-24]日本養老院一職員虐待老人 拔年近九旬老人頭發
- [ 10-03]八旬老人養老院內數度落淚:孩子太忙沒空管我
- [ 09-30]江蘇公布黑心棉事件:政府采購1800條供給養老院
- [ 09-16]日本一養老院發生殺人案 死者生前被滅火器毆打
- [ 09-01]高管與員工相差百倍 旱澇保收成官員“養老院”
- [ 08-31]透視金融行業薪酬亂象:旱澇保收成官員“養老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