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有深意
2015-03-01 16:13:41?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從轉變作風入手 作風是黨的性質、宗旨的外化,直接而深刻地反映了黨對人民群眾的態度。90多年來,優良作風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驕傲與標志,但是隨著執政時間的延伸,也潛滋暗長了一些不良的作風,這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對于這諸種不良作風,群眾是看在眼里恨在心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面對這些問題怎么辦?傷其十指不若斷其一指。集中力量,任務明確,在作風建設上打一個殲滅戰,不僅可以有效遏制不良作風的蔓延,還可以為黨內其他一些問題的解決創造有利條件。因此,十八大以來中央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定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既然作規定,就要朝著嚴一點的標準去努力,就要來真格的。規定就是規定,不加“試行”兩字,就是要表明一個堅決的態度,表明這個規定是剛性的。 這種“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態度,我們在八項規定及其隨后一系列的舉措中看得很清楚。從領導不剪彩、會議不擺花,到中秋不發月餅、新年不發賀卡,八項規定在細節中發力,又在堅持中見效。 但八項規定只是開始,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月22日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準,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緊接而來的就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群眾路線的理念變成黨員干部的行為、意識、原則,變成政黨的長期要求與常態行為。 當然,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陣風,刮一下就停,必須經常抓、長期抓。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求我們轉變作風要有釘釘子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很形象地指出:“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確實,轉變作風要打殲滅戰但又不是一場殲滅戰就可以一勞永逸,而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精進、不斷涵養、不斷自省的過程。 有人說,現在一些黨員干部作風變了、行為規范了,是因為害怕了。這對不對?有沒有這種現象?有。但這種不敢所導致的結果卻正是我們所希望的結果,黨員干部的行為事實上規范了,很多伴生于此的不正風氣不良行為也隨之銷聲匿跡了。因此,雖然黨員干部真正心甘情愿、自覺地轉變作風更根本也更靠得住,但從某種程度上說,長期不敢和不必要的效果是相同的。這就是黨的建設從轉變作風切入的價值所在。 |
相關閱讀:
- [ 03-01]習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 [ 02-28]著眼“四個全面” 促進文明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紀實
- [ 02-28]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紀實
- [ 02-28]深改組部署改革“施工圖” 習近平重視民眾“獲得感”
- [ 02-27]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紀實
- [ 02-27]習近平: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
- [ 02-27]習近平繼承父親“財富”:實事求是 夙夜在公
- [ 02-25]人民日報首次權威定義習近平“四個全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