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價格并軌改革破冰 氣價首次下調將擠壓三桶油利潤
2015-03-02 07:17:42?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氣價下調勢在必行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天然氣在下游消費中的拓展步伐放緩十分明顯,從往年超過20%的增速下降至10%左右。 而國家能源局曾經出臺的政策表示,到2020年將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至10%,而當前的比例不足6%。根據環保要求,天然氣的消費增速要求有較快增長。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工業燃料方面,天然氣經濟性不及焦爐氣、煤炭、燃料油、液化石油氣等產品,在發電領域,成本嚴重超過煤炭發電。在車用領域,天然氣與汽柴油相比,成本基本相當。天然氣在各類下游中的應用,都受到抑制。 這與不斷擴大清潔能源應用的政策相悖,因此,天然氣價格調整勢在必行,下調也基本在市場預期中。 城市燃氣協會秘書長遲國敬也表示,考慮到油價下跌后,天然氣用戶的承受力問題,因此此次存量氣幾乎沒怎么上調,而增量氣的跌幅很大。這樣的調價幅度對天然氣的行業發展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也能大大緩解緩解行業的發展壓力。 三桶油利益將受擠壓 按照2014年的數據,非居民用氣約為1450億立方米,占比77.5%。居民用氣部分為420億立方米,占比22.5%。 根據卓創測算,在非居民用氣中,存量氣部分為1120億立方米,增量部分為330億立方米。對應1120億立方米存量氣上調0.04元/立方米,則整體上調金額為44.8億元。對應330億立方米增量氣下調0.44元/立方米,則對應下調總金額為145.2億元。 當前各地政策執行程度不一,部分地區2013年以后執行政策為取消存量增量價差,而是取價在存量、增量之間,此次價格下調,將帶來工業類客戶燃料成本下跌。 “氣價下調優先受益的為下游用氣企業。其中包括造紙、冶煉、陶瓷、玻璃、車用、氣頭甲醇等企業。”王曉坤稱。 隆眾石化網王皓浩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前期由于偏高的天然氣價格帶來的天然氣汽車行業發展放緩,液化天然氣企業虧損經營等狀況將得到有效緩解,用增量氣比重大的企業用氣成本會明顯下降。未來新投產的液化天然氣工廠和計劃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工業用戶,在用氣價格可以享受到與前期投產和使用的企業相同的價格,企業之間競爭更加公平。 但是,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企業受益,也必然有企業受損。 王曉坤還表示,利益受損的企業首先為天然氣一級供應商。主要包括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此次價格調整下調多超過上調,或帶來營業額減少達到百億元。其次是尿素類企業的成本。(記者李春蓮) |
相關閱讀:
- [ 03-01]我國首次大幅下調天然氣價格 居民用氣價格暫不調整
- [ 03-01]發改委大幅下調增量天然氣價格 企業成本用氣大降
- [ 03-01]天然氣市場化,價改只是開始
- [ 02-28]國內增量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調直供用戶價格放開
- [ 02-25]低油價來襲 天然氣遭遇“逆替代”風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