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士暢談中國經濟:新常態 新趨勢 新期待
2015-03-04 12:53:22?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周艾連 |
分享到:
|
中國市場大有可為 本報記者 禹 洋 “經濟結構的調整正在改變中國的市場環境,依靠廉價資源博取利潤的粗放型增長企業將被淘汰,由市場主導的消費和服務性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談到中國市場的發展,埃森哲戰略咨詢大中華區總裁路易斯·辛尼加信心滿滿。 路易斯3年前從歐洲來到中國工作,他發現中國市場大有可為,“中國政府對于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思路非常明確,加上民眾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市場的潛力可謂‘不可限量’。”聯合國《全球投資趨勢報告》顯示,在全球外商投資規模整體下降的大背景下,中國逆勢而上,成為全球外商直接投資第一大目的地國。 從改革開放之初的“超國民待遇”,到如今的“抓住中國消費市場”,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興奮點”正從加工貿易和出口代工廠向中國消費市場轉移。中國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給了外資企業更大的舞臺,讓他們可以安心深耕中國市場。 在路易斯看來,如今的中國市場更加誘人。中國經濟在經歷改革換擋減速的同時并未“急剎車”,這給外資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經濟發展更加注重創新、節能、環保,也讓外企搭上了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的順風車。他覺得,數字化經濟在中國的崛起,給面臨產能過剩的中國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都提供了新的增長路徑。由移動互聯網等數字技術推動的新型服務業態,已經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未來將成為中國商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我們的客戶中,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的企業已經感受到了新技術帶來的沖擊,這促使他們放棄粗放型業務,借助數字技術不斷推出新服務。”路易斯說,中國經濟要轉型,關鍵是如何用新的產業和新的服務逐步替代落后產能,破除制約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障礙。(經濟日報記者朱 磊) 抓住轉型升級機遇 我國經濟正在向中高端演進,這為廣大企業創造了潛力巨大的發展新空間。桑德環境是我國環保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也是我國A股市場唯一一家主營業務為固廢處理與處置的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馬勒思告訴記者,企業要邁向中高端,必須以技術創新為抓手,“其實,無論是對節能環保產業,還是新能源、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言,要實現轉型升級,都必須掌握中高端核心技術,不斷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應用。” 前些年,我國環保企業大多以投資為主導,技術創新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近年來,環保產業的轉型升級不斷加快,技術研發作用日益凸顯。桑德環境的發展歷程也印證了這一點。馬勒思舉例說,“污泥脫水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一個難題。我們利用電滲透原理,自主研發了污泥脫水設備。原來污泥處理方法都是將細胞壁中的水分擠壓,現在公司利用電的正負極,把細胞核中的水分擠壓出來,不但可以合理有效地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也更便于運輸。” 產業升級需要逐步提升產業價值鏈,由價值鏈的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從成本、價格競爭轉向質量、技術競爭。馬勒思認為,經濟向中高端升級,既要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也應注重新興產業內部的結構調整。目前,我國環保產業正向綜合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水務、固廢等領域相互滲透,環保企業應把握好市場機遇。 “過去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生產規模不斷擴張,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之后,增長動力更多來自產業升級。今年兩會,我希望能聽到代表委員們對產業升級的更多建議。”馬勒思說。(經濟日報記者溫濟聰) |
相關閱讀:
- [ 01-29]“雙核”推動中國經濟前行
- [ 01-24]總理“雙引擎”論為中國經濟再注源頭活水
- [ 01-14]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推3本厲以寧經濟學專著
- [ 01-06]外媒:五大因素利好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
- [ 12-30]澳門賭場貴賓廳日漸冷清:內地官員沒了富商少了
- [ 12-23]厲以寧:十三五規劃將對經濟增長率作重大調整
- [ 12-23]江西落馬官員情婦與多位廳級干部存權色交易
- [ 12-09]滴滴專車被指非法運營遭多地叫停 交通部將再調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