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本”思想推進中國的經濟結構轉型
2015-03-08 17:48:01??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王瓊 孫靖 |
分享到:
|
應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的邀請,2015年2月26—27日,常修澤教授在布魯塞爾出席了該中心主辦的“2015歐洲思想實驗室年會”,并在 關于“走向創新市場領導者:中國‘十三五’規劃” 高端對話環節,以《用“人本”思想推進中國的經濟結構轉型》為題,闡述了自己的見解(見中國改革論壇網 > 改革人物 > 常修澤 > 最新動態《常修澤教授出席“歐洲思想實驗室”年會并就中國“十三五”規劃議題發言》)。因會議時間所限,常教授只扼要闡述其基本觀點,未及全面展開。現將其會前準備的文稿全文刊發如下,供研究中國經濟發展的人士參考。 很高興參加由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主辦的“2015歐洲思想實驗室年會”。看到“歐洲思想實驗室”的LOGO——一個燒杯,多種元素,寓意多元思想在此交流、“化合”,頗有感慨。這種多元思想熔于一爐的理念,與本人《包容性改革論》一書中的“多元文明交融”思想,有些不謀而合。當然,多元思想熔于一爐進行“化學反應”,其結果可能“化合”成一個“新思想”,也可能是原有思想各自存在,都沒關系,相互“包容”就好。 本單元主題是:“走向創新市場領導者:中國‘十三五’規劃”。按照會議安排,這里我圍繞此主題,僅就“十三五”期間中國的結構轉型這一問題談一點看法。 結構問題是中國經濟發展內部的深層次矛盾。多年來有關方面一直強調“調整結構”并采取各種措施推進結構轉型,但是,毋庸諱言,結構轉型并沒有取得特別理想的結果,有些方面,結構性失衡還很突出。為什么久調不決? 其中原因十分復雜,從更深層的利益格局探究,沒有擺脫 “物本位”和“官本位”傳統格局,缺乏用人本思想來貫穿和改造,我認為是一個重要原因。 一、 從馬克思在布魯塞爾提出的“人本”思想談起 朋友們都知道,在會議舉辦地——布魯塞爾的中心廣場有個“天鵝之家”賓館,那里是馬克思1845——1848年流亡時的寄居寫作之地。當年,馬克思被作為“危險的革命者”而遭德國和法國驅逐之后,旅居布魯塞爾,在此寫出了《哲學的貧困》、《工資勞動與資本》和《共產黨宣言》。就在《共產黨宣言》里,他和恩格斯提出:“每個人自由的全面發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條件”,并稱這是“新社會的本質”。我不知道諸位如何判斷這段話的價值?我在自己的著作《人本體制論》中,曾引用了恩格斯晚年的評價。恩格斯強調,他除了摘出這句話以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適的了” (恩格斯致卡內帕(1894)[M]//馬克思恩格斯全集39:189)。我認為,這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而且是人類共同文明的最高價值。我們布魯塞爾這座城市應該為此感到自豪。 關于這個“人類共同文明的最高價值”問題,因我在《人本體制論》一書作過系統論述,不再贅述。我只強調,按馬克思的思想,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必須以“每個人自由的全面發展”為指導性理念。無論是經濟的總體結構,還是經濟的具體結構,都要注重“人”,用馬克思的話, “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人類的本性”——我認為這是結構轉型的靈魂。《人本體制論》出版后,我用幾年時間寫了《人本結構論——中國結構轉型新論》,即將出版。今天討論“中國十三五’規劃”中的結構轉型,必須抓住“人本”這一“命門”。 二、用“人本”思想審視中國經濟結構存在的矛盾 用馬克思闡發的人本思想來衡量,中國經濟生活存在著以GDP為中心的商品拜物教,致使經濟結構存在諸多深層次的矛盾問題: 第一,在需求結構方面:過分強調投資的擴張,而與人直接相關的消費則未能充分釋放,消費的增長落后于投資的擴張,形成“居民消費率”偏低的格局。統計顯示,中國居民消費率2000年為46.4%,到2013年為36.2%,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水平。當然,從歐洲投資者眼光看,中國這里潛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第二,在供給結構(產業結構)方面:從總體上看,與人的發展直接相關的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雖然2014年中國第三產業占比已達到48.2%,創歷史新高,但與2012年世界服務業平均水平70.2%相比,仍相差22個百分點。特別是涉及“人”在服務業中的就業指標,2013年第三產業就業占比僅為38.5%,與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相比低10個百分點,呈現“人比”嚴重少于“物比”的格局。 第三,在要素投入結構方面,主要問題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人”的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4年9月份最新公布的《2014——2015全球競爭力報告》排序,中國位列全球競爭力第28位。但仔細研究與人相關的“科技就緒度”排名,中國僅排在第83位。這說明與人相關的科技創新問題還比較滯后。歐洲一些國家,特別是德國和北歐一些國家的技術創新,英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值得我們借鑒。 |
相關閱讀:
- [ 03-07]國內|習近平治療“病樹”講話言近旨遠|李克強:中國經濟要頂住下行壓力
- [ 03-07]李克強:中國經濟一定要頂住下行壓力
- [ 03-07]專家全面解讀新常態下“一帶一路”:為中國經濟帶來重要增長動力
- [ 03-06]政協常委林毅夫:中國經濟還有20年8%的增長潛力
- [ 03-06]辜勝阻:“雙引擎”推動中國經濟列車穩步前行
- [ 03-06]中國經濟或以7%左右增長20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