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抓住全面依法治國的“牛鼻子”
2015-03-10 22:52:2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周艾連 |
分享到:
|
誰立法?怎么立?這是立法法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修改立法法意義遠不止終結“說限就限,說擴就擴”類的任性,而是對立法行為本身進一步規范,劃定不能逾越的“邊界”,且程序必須合法。因此,立法法的修訂核心是規范立法,是完善立法體制,完善制定行政法規的程序。 為改革發力,這是立法法修訂的內在動力。主動銜接,適應改革要求,是立法法修訂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呼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國家的立法工作和改革總是相伴而行,立法適應和保障了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提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立法要和改革相銜接,要主動地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更是要求,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 為民生助力,這是立法法修訂的民意源泉。立法法雖專業性較強,卻和每個公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有的地方收費公路明明已經到期,一個紅頭文件就可以讓收費延期,此類行為屢屢讓人詬病。而此次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如果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被視為“鳥之兩翼”“車之雙輪”。立法法的修訂,猶如聯接起改革與法治的一根主軸,助力“四個全面”。(國平) |
相關閱讀:
- [ 03-04]國平:讓中國智慧點亮中國夢想
- [ 02-14]國平:樹不能斷根,人不能忘本
- [ 01-14]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主持第三次中印尼反恐磋商
- [ 01-04]10位專家談依法治國的文化基礎(圖)
- [ 12-15]國平:界定新常態 謀求新發展
- [ 11-12]習式講話再造官方話語體系 善用短、實、新文風抒發情懷
- [ 11-07]國平:APEC“主場優勢”將貢獻中國智慧
- [ 10-14]國平:港版顏色革命注定要失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