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中國大地的民主實踐--從兩會視角觀察社會主義協商民主
2015-03-12 10:53:3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李云路 許曉青 徐揚 倪元錦)當“協商民主”在西方還只是一個政治概念時,半個多世紀前它在中國已經扎根,并成為基本政治制度。“有事商量著辦”,這一中國人對協商民主的通俗說法,被賦予新的深意。 今年兩會前夕,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其中關于七種協商民主渠道的新提法引人注目。 全國兩會歷來被視為觀察中國民主的窗口。透過“協商民主”視角,人們從今年兩會看到了什么?世界也好奇:中國人怎么搞民主? 多元渠道 齊頭并進 兩會開幕以來,習近平等七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已經參加了很多個人大代表團或政協界別小組的審議和討論。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在與代表委員的交流互動中,領導人聽意見、記筆記,暢談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想法,成為兩會期間外界觀察協商民主的生動窗口。 “政治局常委作為人大代表出席全國兩會,并到代表和委員中間進行交流協商,可見中共領導人非常注重保持與人民群眾聯系,并身體力行地實踐社會主義民主。”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軍說。 每年政協大會期間舉行的“大會發言”,是政協委員就國家和社會事務發表意見,行使民主權利參政議政的重要載體,被稱為“協商民主的講壇”。今年政協大會連續三天舉行大會發言,數十位委員登臺。 “推進我國人工智能跨越發展,由國家相關部門投入專項資金,主導設立‘中國大腦’計劃。”在9日的首場政協大會發言中,百度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委員這樣建言。 “聆聽者”不僅有全國政協領導人、2000多名政協委員,還有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以及有關部委的負責人。 “中央財政用于科技資金的管理制度已經進行了改革,一些科技專利可以提出申請了。”坐在部長席的財政部副部長劉昆這樣回應李彥宏的發言。他表示,“在科技創新領域的財政投資,我們會采用‘賽馬制’,優者勝,而不是‘養馬制’。” 事實上,從政協會議大會發言、常委會會議、雙周協商,到小組討論、提案建議、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以及提案辦理協商,僅從人民政協這一專門協商機構看,協商民主的方式近兩年更加豐富和具有新意。 而被視為中國協商民主綱領性文件的《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從更高角度和更廣范圍對協商民主進行了定義,明確中國的協商民主包括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和社會組織協商。 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副會長李君如說:“中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加強協商民主建設,有利于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更好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利于促進科學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有利于發揮中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 |
相關閱讀:
- [ 03-12]曬在陽光下的權力就不會出現“圈子化”
- [ 03-12]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副教授王利平:權力清單制度要落實好
- [ 03-12]張藝謀與張偉平演“權力的游戲”
- [ 03-12]福建省公安廳“曬”行政權力清單 市民可上網查詢
- [ 03-11]立法法修改,為權力越位設置籬笆
- [ 03-11]評論:修改《立法法》,讓權力不再任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