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加的不僅是技術
2015-03-13 11:36:1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兩會新聞大戰方興未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各展所長,比翼雙飛。人們在“朋友圈”里對部長回答問題點贊,各大媒體的“中央廚房”端出一盤盤包括文字、圖片、長微博、短視頻等在內的“兩會佳肴”……這次兩會融媒體競技中,“‘互聯網+’行動計劃”再一次成為了熱詞。它昭顯了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聯姻將成為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躍升中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引擎。 “互聯網+”,加的不僅僅是技術。互聯網更帶給傳統企業決策方式、業務模式和經營思路等諸多方面的巨大轉變。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這些新工具讓傳統企業可以獲得來自供應鏈和消費者的精確海量數據。手握數據,心中不慌,互聯網讓產品研發從“摸著石頭過河”到真正“有的放矢”,使得傳統企業面對細分市場時更有底氣,也呼應著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到個性化多樣性消費的變化,甚至能挖掘出消費者尚未覺察到的潛在需求。從這一點看,“互聯網+”加的是企業對市場的洞察力。 互聯網不僅能將企業在線下想做的事做得更好,傳統企業“觸網”后還生發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寶寶類”互聯網貨幣基金將理財門檻降到1元錢,在線教育讓偏遠地區的孩子們能無縫對接北上廣深的優質教育資源。從本質上說,互聯網的優勢在于能夠打破信息不對稱,整合碎片化的用戶需求,并且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要素運行效率。由此可見,“互聯網+”加的還有產業創新業務的執行力。 小米手機和樂視電視的成功,則從另一個角度“提醒”傳統企業,打破時間空間區隔的互聯網可以讓企業“無孔不入”地擁抱消費者,在互動中傾聽他們的建議,并將之作為營銷端最重要的武器。社交網絡的精準營銷、關系鏈傳播、粉絲經濟……“用戶體驗至上”的指導思想正極大地提升著體驗,也讓傳統企業和最終用戶之間的關系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在這方面“互聯網+”加的又是品牌對用戶的影響力。 因網而新、因網而興。傳統產業只有吃透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游戲規則”,才能真正發揮“1+1>2”的動能,在與互聯網的共舞中找到自己通往明天的坦途。(辛嘉言) |
相關閱讀:
- [ 03-12]互聯網金融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有望破題融資難
- [ 03-11]互聯網房產中介異軍突起 專家:傳統公司須加快轉型
- [ 03-11]互聯網速度“哪家強”?韓媒稱韓國全球第一
- [ 03-10]兩會“新詞新說”:“互聯網+”讓轉型的中國經濟更多彩
- [ 03-10]代表、委員:互聯網金融業盼適度監管也盼成長空間
- [ 03-10]俞敏洪:移動互聯網會改變中國教育資源分配
- [ 03-10]政府報告中的互聯網:未來大戰略和經濟新引擎
- [ 03-09]兩會“新詞新說”:“互聯網+”讓中國經濟更多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