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從“國家賬本”中感受改革脈搏
2015-03-15 08:21: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周艾連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電 題:從“國家賬本”中感受改革脈搏 中新社記者 石巖 根據兩會議程,15日,預算報告將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進行表決。作為“國家賬本”,今年的預算報告貫穿了改革這一主線,如獲通過,有望在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發揮決定性作用。 “與以往更注重讓數字說話不同的是,今年的預算報告適當加大了對財稅改革、財政政策解讀的力度?!必斦控斦茖W研究所所長劉尚希認為,這一變化本身就代表了對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的倚重。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而財稅體制改革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軍。去年,財稅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綜合預算報告可以看出,去年,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包括營改增在內的稅制改革得以有效推進,圍繞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政府在推進財政預算制度和稅收改革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預算反映的經濟效率,如公共預算收入占比、財政預算增長與GDP增速匹配等方面有很大進步。”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副主席溫思美說。 對于2015年財稅改革,預算報告亦有所部署。中新社記者注意到,今年的預算安排在積極財政政策發力的同時,還增強了發力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了力度與效果的結合。 譬如,今年,在增加赤字規模的基礎上,將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以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分析認為,這表明,積極財政政策已經從過去主要考慮如何擴大總需求進一步轉向如何創新供給的角度,以新的供給帶動需求。相較于僅僅從外部擴張需求,此舉不僅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推進相關改革舉措的推進。 相較于片面強調財政擴大投入,今年的預算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創新投融資方式,加快推進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PPP(公私合作模式)示范項目建設,有效釋放社會投資潛力。分析指出,這有利于推進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部署的投融資體制改革,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公共領域,從而讓財政資金產生擴大效應、乘數效應、杠桿效應。 預算報告中還提出,要加快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建設,制定出臺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編制辦法和操作指南、政府會計基本準則等。分析認為,此舉有望使財政資源的配置和使用績效進一步得到提升。 2014年新預算法修訂通過,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在加強人大審查監督預算權力方面,新預算法做出了進一步的規定。有鑒于此,今年兩會除了簡要的預算草案報告之外,還有9大本A4紙開本的詳細預算報告,包括分上下兩冊的政府預算、五本部門預算、一本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報告,還有一本預算通俗讀物。這不僅增加了報告的可讀性,更能讓代表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理解報告。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今年的預算報告都緊扣“改革”脈搏。人們在其中感受改革脈搏的同時,更希望財稅改革能在新的一年繼續破冰,從而為新一輪改革的全面深化提供堅實后盾。(完) |
相關閱讀:
- [ 03-15]2015兩會:大會堂美女服務員站好最后一班崗
- [ 03-14]兩會觀察:從“國家賬本”中感受改革脈搏
- [ 03-14]兩會政協閉幕 委員記者合影留念
- [ 03-14]兩會關鍵詞之十二:部長記者會上的10大“改革承諾”
- [ 03-14]俄羅斯記者看兩會:關注新常態 期待"絲路"新合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