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海闊帆舞 正是共襄盛舉時
2015-03-28 16:17:4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陳暉 |
分享到:
|
“水漲荷花高”“亞洲好,世界才能好”——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議、新主張,給“攜手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這一重大主題定調,吹響了亞洲人民攜手共襄盛舉的新號角。 打造“命運共同體”是新時期我國外交方略的新拓展。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積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深化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我國對外交往中踐行的重要主張。幾年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遠播五洲,日益深入人心。 中國所在的亞洲擁有世界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戰后70年來,亞洲各國人民守望相助,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時代車輪滾滾,歷史給亞洲各國打開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之門。如何進一步推進亞洲命運共同體,對于亞洲各國來說都有著更迫切的現實意義,當下亞洲各國與中國人民迎來了攜手共襄盛舉、開創亞洲新未來的新紀元。 開創亞洲新未來,需要從理念上把握一系列基本原則。為此,習近平主席提出: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鑒。習近平主席還引用“水漲荷花高”“獨行快,眾行遠”“一棵樹擋不住寒風”等世界各地的諺語說明一個核心理念——“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要“摒棄零和游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 人們注意到,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出了一系列讓人眼睛一亮的新倡議、新目標。比如,東盟和中、日、韓致力于2020年建成東亞經濟共同體,爭取在2015年完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談判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又比如,倡議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加快制定東亞和亞洲互聯互通規劃,中國愿同所有周邊國家商簽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開創亞洲新未來,攜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是核心。兩年前,習近平主席在出訪時先后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倡議,與“命運共同體”理念相契合,一直以來為國際社會強烈關注。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刊文指出,“一帶一路”將成為中國今后十年的深刻標志并使歐亞大陸發生改變。“一帶一路”將成為“21世紀中國的標志,并構成歐亞國家的一個歷史性機遇”。 2015年是“一帶一路”戰略穩步推進之年,而亞洲則是其中的“重頭戲”。當前,“一帶一路”建設的愿景與行動文件已經制定,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絲路基金已經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已經在穩步推進,已有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表達了積極態度。習近平主席在博鰲再次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都是開放的。“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開創亞洲新未來,離不開中國這個“發動機”對亞洲發展列車提供核心驅動。習近平主席在博鰲向中外嘉賓詳細闡述了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內涵,中國經濟將繼續給亞洲和世界帶來新機遇。外媒紛紛引用這樣的數字:未來5年,中國進口商品將超過10萬億美元,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旅游人數將超過5億人次…… 亞洲的發展繁榮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繁榮離不開亞洲。習近平主席在博鰲為亞洲和世界勾畫了一幅命運與共、攜手同行的藍圖。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世界看東方。亞洲各國與中國共襄盛舉、攜手共榮正當其時。(國平) |
相關閱讀:
- [ 03-19]國平:以“馬上就辦”的精神落實兩會部署
- [ 03-16]國平:把“四個全面”的兩會共識化為實干行動
- [ 03-15]國平:站在"互聯網+"風口中國經濟必能騰飛
- [ 03-14]國平:讓軍民融合發展成為強國強軍夢的基點
- [ 03-12]國平:為“網絡新政”點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