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來自東京的約1.4萬人在日本國會大廈周邊集會,反對安倍政權推進安保政策及核電政策。集會市民紛紛呼吁,“不要把日本變成一個發動戰爭的國家。”日媒最新民調顯示,52%的民眾反對政府放寬向海外派遣自衛隊的限制、擴大對其他國家軍隊的后方支援。
中新網4月1日電據日媒報道,31日,關于解禁集體自衛權和擴大自衛隊海外派遣的安保相關法案,日本政府與執政黨已決定,于5月15日前后在內閣會議上就決定法案展開協調。
報道稱,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前往官邸會晤首相安倍晉三,向其匯報稱自己訪美期間在與美政府要人會談時提及希望使法案在8月上旬獲得通過之意。日本政府和執政黨打算將6月24日結束的本屆國會會期延長1個多月。
自民黨國會對策委員長佐藤勉在31日的記者會上就內閣決議稱:“5月15日將成為一個關鍵點。”他還有意在5月18日的眾院全體會議上設置特別委員會,從而啟動審議工作。
執政黨干部指出,自民、公明兩黨的黨內程序如能盡早完成,內閣決議將被提前。
高村于3月26日至29日訪美并與美國防部長卡特舉行了會談。他向首相匯報稱:“談及了希望(法案)能在8月初獲得通過的愿望。”
日美兩國政府計劃于4月27日就修訂規定自衛隊和美軍責任分擔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正式達成協議。預計安倍將于翌日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確認深化同盟關系。
考慮到修訂指針的日程,執政黨將于4月中旬重啟磋商,具體審查法案的內容。
公明黨要求法案中寫明行使集體自衛權時需滿足“沒有其他合適的手段”這一行使武力的必要條件,但日本政府和自民黨對此持消極態度,雙方立場存在差異。
關于對應對國際紛爭的他國軍隊進行后方支援等向海外派遣自衛隊時的前提條件,公明黨認為必須毫不例外地取得國會的事先批準,這與自民黨允許例外的看法存在分歧。
此前,日本執政黨確定了新安保法制的框架,該框架草案就日本自衛隊應對所謂的“新事態”明確了5個領域:第一,應對尚未發展成武力攻擊的“灰色地帶事態”;第二,為支援他國軍隊而修改《周邊事態法》;第三,為后方支援應對國際爭端的他國軍隊制定永久性法律;而第四,則是修改《聯合國維和行動合作法》;第五,即行使集體自衛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