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要港府處理搞事者 善待游客恢復香港形象
2015-04-09 06:39:38?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大抽獎和大優惠不可能長久推行,最關鍵是讓旅客在港感受到友善的款待,這與每一個香港人的態度有關,香港人是時候表現文明禮貌的一面,重建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了。”《頭條日報》8日說,旅游發展局除了肩負統籌重責之外,更要加倍努力,扭轉“趕客”的形象,而每一個香港人亦要多出一份力,善待旅客,才能避免旅游業萎縮而重創經濟。《東方日報》稱,香港要脫掉“趕客之都”的帽子,減價救亡系其次,最緊要的是處理那班搞事者。 “加強宣傳,修復香港好客之都形象”,《文匯報》稱,沖擊內地旅客只是極少數激進分子所為,絕不能因為他們的暴行而拖累社會整體利益。當局應加強向內地和外國旅客的宣傳,解釋“反水貨客”并不代表香港主流,香港社會依然歡迎四方旅客,以修復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加拿大《星島日報》稱,十多年來自由行旅客帶給香港旅游業的金錢太容易賺,削弱了大家的危機意識,大家又低估了水貨客活動猖獗影響基層民生所產生的反彈。今天游客減少,提供了反省如何調整香港旅游業策略的機會。香港旅游業不僅要修補被“反水貨客”運動破壞的形象,增加旅游和購物設施的接待能力,更要轉型到一個平衡社會利益的多元化健康發展方向。 董耀中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香港急需發出一個信號,講明白香港對內地游客是非常歡迎的,香港社會強烈譴責對游客的不禮貌行為,“一小撮人的行為傷害了香港好客之都的聲譽,讓人難過,特區政府應該嚴懲這樣的行為”。他還表示,去年內地訪港人次4000多萬,就人口基數而言還是很小的比例,還有很大空間。 梁振英8日在武漢表示,旅游業對香港很重要,政府未來有“一減一加”措施,一方面限制水貨客,同時向內地和外國加強宣傳,吸引旅客。【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環球時報記者 劉暢 盧長銀】 |
相關閱讀:
- [ 04-04]香港輿論高度評價基本法重要意義
- [ 03-31]日方發矛盾信息糾結是否入亞投行 輿論憂“孤立”
- [ 03-31]公務員聘任制八年試點之惑:輿論質疑“只進不出”
- [ 03-31]國內|電改再出發試圖破除電網壟斷 公務員聘任制:輿論質疑"只進不出"
- [ 03-31]公務員聘任制八年試點之惑:輿論質疑“只進不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