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dot。網站4月13日報道稱,2016年即將迎來60周年的日本南極科考隊近來屢遇困境。深厚的浮冰不僅給運輸增添了難度,也影響到了觀測?,F在最困擾的日本南極觀測隊的恐怕就要屬浮冰了。溫室效應雖然使得北極的浮冰越來越小,但在南極卻導致了相反的結果。2014年9月20日,南極浮冰面積達到了2012萬平方千米,是繼1970年代后期使用衛星觀測以來記錄到的最大的一次。 是寒冷化嗎?也不能輕易斷言。南極大陸的內陸最低氣溫達到零下89.2度,是地球上被記錄的最寒冷的地方。因為極寒,南極附近的空氣干燥,降雪也很少。但也會有因暖濕氣流進入而導致降雪增加的情況。當降雪增加時,積雪會使浮冰變厚,不易溶化。當然,也有可能因溫室效應而使得浮冰擴大。究竟是其中哪種原因,還尚未定論。 浮冰最厚,運輸聯系最困難的當屬南極大陸周邊的昭和基地。自2009年啟用第四代破冰船“白瀨號”以來,形勢越來越嚴峻。從大陸岸向海中延伸的“固定冰”到夏天仍能達到100公里。冰層厚達5至7米,甚至還有數米的積雪。雖然“白瀨號”直接使用船身破冰,但仍有一天行進不足1千米的情況。“白瀨號”一年往返南極一次,其使命是運送隊員和大量的物資,燃料通常由從船到基地儲存區中鋪設的管道運輸。在沒有港口和棧橋的昭和基地,只要接近1千米以內水龍帶能達到的地方就算是靠岸了。然而2012年和2013年的第53和54號隊伍由于被深厚的浮冰阻擋,到基地前約20千米的地方就無法繼續前進。燃料只能通過汽油桶等大型容器空運。物資則由雪上車裝運,并在冰上往返運輸。 雪上加霜的是負責空運的大型直升飛機只有一架。雖然原本應有兩架直升機,但從53號隊伍之后,由于故障和整修等原因只能向南極派出一架。觀測隊能租借的也只是小型或中性直升機,運載力小。 運送物資的總量約達上千噸。53號隊伍只能運達其中的6成左右。基地維持越冬通常需要600公升的燃料。雖然基地還有儲備,但派遣出觀測隊的國立極地研究所的白石和行所長仍透露出擔憂,稱“如果‘白瀨號’仍不能靠岸,燃料持續不足的話,基地可能將無法過冬”。 燃料和機械器材運輸不到位也對觀測產生了影響。為探測溫室效應而受到矚目的世界首試大型大氣雷達雖然于2011年起就一直在推進建設、開動的準備,但由于“白瀨號”無法靠岸,延遲了機械器材運送的時間,使得雷達從現在起才真正實現運轉。據悉,若要讓該雷達完全運轉起來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和燃料。 |
相關閱讀:
- [ 04-07]南極冰下深處發現數十新物種:酷似外星生物(圖)
- [ 03-31]中國南極科考造福吃貨 南極磷蝦有望端上百姓餐桌
- [ 03-28]衛星顯示南極冰架加速縮小 全球海平面或大幅上升
- [ 03-16]南極科考幫助探明污染物全球傳輸機制
- [ 02-25]馬方駁斥MH370“蓄意偏離航線飛往南極”報道
- [ 02-25]專家稱馬航MH370客機蓄意偏離航線飛向南極
- [ 02-19]海上絲路再響“新駝鈴” 中華彌勒形象將首登南極洲
- [ 02-08]南極科考站開展初期調研實驗 自產新鮮蔬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