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從3月26日起,以沙特為首的多國軍事介入也門內戰,通過空襲打擊胡塞武裝組織,支持失勢總統哈迪作戰。然而空襲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胡塞武裝并未服軟,人道主義危機卻日益嚴重。
據外媒17日報道,埃及和沙特阿拉伯正考慮在沙特境內舉行一次大規模軍事演習。分析人士認為,這一動向暗示,在空襲效果不明顯的情況下,沙特主導的也門軍事行動可能從空襲擴大到地面攻勢。
那么,多國聯軍真的會在也門展開地面行動嗎?又有多少地面部隊可以調動?取勝的把握又有多大?

沙特軍隊動用重型榴彈炮攻擊也門邊境
====== 沙特埃及“排練”地面進攻也門? ======
沙特埃及謀聯合軍演意在地面戰
埃及總統府15日晚證實,埃及和沙特阿拉伯正考慮在沙特境內舉行一次大規模軍事演習。一些政治分析師認為,這一動向暗示,沙特主導的也門軍事行動可能從空襲擴大到地面攻勢。
沙特等多國上月底出動空軍,對也門境內的什葉派胡塞武裝發動空襲,以支援受困的也門總統阿卜杜拉布·曼蘇爾·哈迪。截至目前,軍事行動僅限于空襲,但沙特等國多次放出風聲,稱包括地面進攻的其他軍事手段正在準備過程中。
沙特駐美國大使阿德爾·朱拜爾說,針對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將繼續下去,直至達到目的,“不會半途而廢”。
據外媒17日報道,沙特阿拉伯和埃及正在考慮舉行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這顯示由沙特領導的波斯灣盟國在對也門胡塞武裝進行空襲后,接下來還可能在也門實施地面行動。
埃及總統塞西日前會見沙特國防部長,其后塞西辦事處發表聲明說:“埃及和沙特已經決定成立聯合軍事委員會,探討在沙特境內舉行大規模軍事戰略演習。”
埃及之前稱,也門局勢關系到埃及的國家最高利益,根據情況,隨時可能對也門采取地面軍事干預行動。塞西說:“我們是為了保護紅海和曼德海峽的航行安全。這關系到埃及最高安全利益。”
======空襲效果不明顯 胡塞武裝未服軟======

沙特是眼見胡塞武裝即將攻下亞丁才于3月26日發動空襲行動的。現在,即使有聯軍空襲支援,忠于也門總統哈迪的軍隊在同胡塞武裝的拉鋸戰中也未占據上風。當然,沒有空中支援和還擊空襲能力的胡塞武裝,不足以同沙特及其盟國硬頂下去,可能會主動提出或被動同意妥協,以爭取政治承認和生存空間。而聯軍即使出動地面部隊進入也門展開“地毯式”清剿,也決不可能把胡塞武裝“趕盡殺絕”。“決戰風暴”或許能把胡塞武裝的氣焰暫時打壓下去,逼迫它撤出薩那等城市,但要借此實現也門的全面和解與長期穩定,很難。
人道災難嚴重
也門戰火蔓延導致的嚴重人道主義危機已經顯現。薩那、亞丁等城市糧庫空虛,蔬菜供應中斷,許多街區斷水斷電,市民扶老攜幼四散逃命。據英國《獨立報》報道,當前也門能源和飲用水嚴重匱乏,“即使未死于戰爭的人,也將因缺水而渴死”。報道說,在只有2000多萬人口的也門,已有1300萬人無法定期獲得潔凈的飲用水,1000萬人食不果腹,900萬人缺醫少藥。10日上午,國際紅十字會首架貨機降落薩那,運來16噸藥品等救援物資,但這只是“杯水車薪”。
====== 成立阿盟聯合部隊 是發動地面戰先兆? ======
在第26屆阿盟峰會上,與會國家達成協議,決定成立阿盟聯合部隊,這被外界看作是發動地面戰的先兆。外界分析,盡管以沙特為首的海合會國家習慣每年都進行“大手筆”軍購,但終究人少力寡,軍隊兵力只夠保境安民,境外征戰能力不足。如今面對“全民皆兵”的也門,自然需要拼湊更多部隊。據估計,一旦真的展開地面戰,沙特、約旦、阿聯酋、卡塔爾、摩洛哥、埃及、蘇丹都會派兵,但主角非埃及、約旦、沙特和阿聯酋莫屬。

阿拉伯國家為何成立聯合部隊?
誰將是“出兵大戶”?
公開信息顯示,埃及陸軍有現役軍人和準軍事人員70萬、坦克4375輛、軍用直升機301架,而埃及年度軍費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此外,美國每年都向埃及提供價值13億美元的軍援。自上世紀80年代末至今,美國已向埃及提供了1000多輛M1A1主戰坦克,僅此一項就價值40多億美元。美國中東問題專家朱莉亞·西蒙表示:“據我所知,埃軍至少有200多輛M1A1主戰坦克自接收后就沒有發動過,只是放在倉庫里積灰。”更重要的是,埃及軍隊上世紀60年代就曾介入也門內戰,比較熟悉當地環境。
約旦擁有海合會最精銳的陸軍(僅指訓練,而非裝備),總兵力約8.47萬人,擁有1058輛主戰坦克、1100輛裝甲車和大批火炮。戰斗力最強的第40、90裝甲旅屬于常備部隊,可以快速行動。與埃及軍隊相比,約旦軍隊擁有更豐富的“不對稱作戰”經驗。1971年,約旦國王曾用武力驅逐國內的巴解武裝,第40裝甲旅和國王直轄的貝督因特種部隊在安曼的狹窄街巷里與巴解游擊隊發生激戰,并以兇狠的步坦協同方式打得游擊隊難以招架,被迫在國際調解下撤往黎巴嫩。對胡塞民兵來說,約旦陸軍的威脅似乎更大。
另據美國《軍事平衡》報道,考慮到沙特與也門有長達1400多千米的實際邊界,沙特軍隊的主力(包括8萬國民警衛隊)估計會被留駐國內,因此理論上沙特只能派遣有限兵力參與針對也門的地面作戰。阿聯酋倒是有6萬之眾的陸軍可供差遣,他們曾先后參與1993年的索馬里維和行動、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是一支不可小覷的軍事力量。 [詳細]
======= 山區地形復雜 恐難勝胡塞武裝?======

“添油”式空襲難奏效
如今,席卷也門全境的胡塞民兵就得到國內什葉派宰德教派(占全國近半人口)的支持。據美國“全球火力”網站介紹,通過“以戰養戰”和外部輸血,胡塞民兵迄今已有1萬余名職業戰士,并擁有10-12萬名持有武器的“輔助戰士”。除了輕武器,在過去一年多的沖突中,胡塞民兵攻陷近百座政府軍據點,繳獲包括坦克、戰斗機、直升機在內的大批重武器,軍事實力得到顯著提高。
從戰術上看,聯軍對胡塞民兵的空襲選用了兵家忌諱的“添油戰術”,每日平均出動飛機不到80架次,真正用于空襲的架次則更少。4月3日之后,即便參加空襲的國家增多,每天的空襲架次也未達到去年底聯軍空襲“伊斯蘭國”控制區時單日200架次以上的水平。“添油戰術”使得胡塞民兵在元氣未損的情況下很快適應了新的作戰環境。
據阿聯酋《海灣時報》介紹,聯軍空襲的主要對象是被胡塞民兵占領的薩那、拉達、塔伊茲等地,重點摧毀胡塞民兵繳獲的重武器,如飛毛腿導彈、蛙-7戰術火箭和作戰飛機,避免向沙特邊境地區發動報復性襲擊。胡塞武裝的根據地則是也門北部的薩亞達、焦夫和阿姆蘭三省,那里地勢險要,且有紅海出海口方便獲取外援,如果不出動地面部隊清剿,很難重創胡塞武裝。
據也門政府軍官員透露,胡塞民兵非常熟悉地形,善于分散成小股行動,過去他們與政府軍打正面戰,往往利用政府軍“拉網”戰術的漏洞,通過高效的情報網絡和靈活的調兵方式,打擊政府軍防守虛弱的后方兵站,而許多什葉派民眾也積極支持這些“瓊迪”(意為子弟兵),提供糧食、物資和情報。如今,胡塞民兵已經控制了從北部巴德爾山區到亞丁灣海岸的廣闊地區,即便頻繁遭到空襲,胡塞分子仍自信地宣稱:“我們白天能控制半個也門,晚上能控制整個也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