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8日電 據公安部網站消息,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發出“五一”小長假交通安全預警,提醒廣大群眾節日期間“五類”事故多發,要主動防范,安全第一。 一是因情緒焦躁導致的事故多發。假期自駕車出行集中,特別是首末兩日是節日交通高峰期,高速公路、通往景區的道路流量大,交通擁擠、不暢現象增多,駕駛人因急于趕路,易出現焦躁情緒,爭道搶行、強超強會、超速等違法行為集中,且夜間趕路增多,導致事故集中高發。據統計,近5年“五一”小長假期間,首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夜間19時至22時事故高發,死亡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 二是因不熟悉道路情況導致的事故多發。旅游景區是節日自駕車出行首選,而且所選景區多數未曾去過,不熟悉路況。許多景區周邊山區道路較多,溝壑縱橫、彎急坡陡、路窄難行,安全隱患多;同時,近年來“鄉村游”和“農家樂”等短途出游升溫迅速,而農村道路條件差、行車環境復雜、通行能力有限,因路況不熟導致的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翻墜事故易發、多發。據統計,近5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景區和農村山區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比逐年上升,特別是發生在低等級公路的翻墜車事故占比明顯加大。 三是因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導致的事故多發。“五一”期間,拼車出行、親朋聚會、婚禮慶典等帶有明顯節日特點的活動增多,超速超員、疲勞駕駛、酒后駕駛、違法載人、無證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發生的幾率加大,由此導致的事故增多。據統計,近3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因超速超員、疲勞駕駛、違法載人、違反交通信號等嚴重交通違法導致的死亡人數逐年增多,特別是農村地區面包車超員、貨車違法載人導致的大事故屢有發生。 四是因應對處置突發情況不當導致的事故多發。假期交通量較平日驟增,各種車型、非機動車、行人交織的混合交通特征明顯,一些駕駛人特別是低駕齡駕駛人缺乏高速公路、農村山區公路、復雜路段駕駛經歷,突發情況應急處置經驗不足,由此導致的事故增多。據統計,2014年“五一”期間,與重型貨車、摩托車碰撞導致的死亡人數占比大,且同比上升。近年來,因處置不當導致的車輛刮撞、碾壓行人事故呈上升趨勢,特別是發生在公路交叉口處置不當的事故死亡人數年均上升14.3%。 五是因降雨、沙塵等惡劣天氣影響導致的事故多發?!拔逡弧毙¢L假正處于我國北方多風沙、南方多降雨時期,揚塵導致能見度差,雨天導致濕滑泥濘,特別是一些西、南部地區易出現道路水毀、垮塌,對道路交通安全產生不利影響。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五一”期間,江南南部、華南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地區有小到中雨。內蒙古中東部、華北北部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 為確保節日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暢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示廣大駕駛人和群眾:自駕車出行,應做好充足準備,提前掌握車況、路況、天氣情況,不要超員載客、超速行駛、疲勞駕駛,合理安排行程,避免夜間行車。駕車途中應盡量避免頻繁變換車道,遇雨天、團霧等惡劣條件要降低車速,在急彎陡坡、臨水臨崖路段注意保持安全車速。行經貨車、摩托車、行人交織的混合交通路段,應注意觀察,謹慎駕駛。駕車過程中要保持精神集中,不要有接打手機、發送短信微信等分心駕駛行為,特別是親朋好友、舉家出行時要避免與同車人嬉笑打鬧分散注意力。乘客車出行,要選擇合法正規的交通運輸企業,切勿乘坐超員客車,切勿乘坐私攬客源、無營運資質的旅游客車。發現交通違法行為可通過電話、短信、微博、微信等途徑向公安交管部門舉報。乘坐客車時要系好安全帶,避免發生意外時加重傷害。駕駛或乘坐微型面包車出行,切忌超員載客、人貨混裝,行經彎坡、臨水臨崖路段時要減速慢行,注意觀察,不要強行超車、強行會車。遇山區陡坡時,切忌加速沖坡,車內乘客應下車步行上坡,避免車輛負重爬坡發生倒溜,引發事故。 |
相關閱讀:
- [ 02-23]大年初四全國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初五將迎出行高峰
- [ 01-04]元旦小長假全國道路交通安全順暢
- [ 01-02]2015年首日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平穩
- [ 11-13]日本“低頭族”構交通安全隱患 引發約四成意外
- [ 10-20]小手拉大手兒童交通安全教育行動頒獎在京舉行
- [ 07-17]公安部部署開展夏季道路交通安全排查工作
- [ 06-27]國務院:將公民交通安全違法情況納入誠信檔案
- [ 06-20]南寧嚴肅處理“4.15”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有關責任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