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署呼吁加強東南亞海域偷渡船民救援工作
2015-05-14 10:50:21??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圖為羅辛亞族人。來源:聯合國網站。 中新網5月14日電據聯合國網站13日消息,近日,數千名來自孟加拉國和緬甸的長期遭受迫害的羅辛亞族人在乘船偷渡前往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過程中遭“蛇頭”遺棄并被困海上,生命安全危在旦夕,但有報道稱,印尼和馬來西亞當局卻拒絕為其提供庇護,并對部分偷渡船實施驅逐行動。聯合國難民署5月13日就此發表聲明,表示高度關注,敦促相關各方遵守國際法,將救助生命作為優先工作事項。 難民署13日發表的通報稱,由于東南亞國家近期不斷加強打擊人口販運活動,早些時候,搭載著數千名來自緬甸和孟加拉國船民的偷渡船被“蛇頭”遺棄,隨后在安達曼海(Andaman Sea)和馬六甲海峽(Straits of Malacca)附近海域擱淺。印度尼西亞海軍據報道于本周一將其中一艘偷渡船遣送出本國海域。隨后,馬來西亞海事執法局也宣布,除非偷渡船不宜航行、存在立即沉沒的風險,否則將不允許外國船只靠岸。難民署對這一動向深表震驚。 聲明指出,持續的沖突和迫害正導致越來越多的脆弱人群冒著生命風險跨越國際邊界、尋求安全庇護。為此,難民署一直強調在公海挽救船民生命的重要性。難民署國際保護司司長圖爾克(Volker Türk)在聲明中表示,跨海偷渡是身處絕望境地的人別無選擇的無奈表現;相關國家的首要優先工作是挽救生命,而不是推卸、避免承擔責任。 他呼吁印尼和馬來西亞當局共同分擔責任,立即協調船民下船,確保其合法獲得保護和安全,并保持邊境和口岸的全面開放,防止海上人道主義危機的發生。 難民署強調,東南亞國家應該把日趨嚴重的“非正規海上移徙”作為一個地區性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加強區域合作,并采取協同一致的應對行動。難民署一直在分享所獲取的重要信息并為協調響應行動提供具體建議。在船民的人道主義需求得到滿足之后,難民署等機構還將幫助有關國家開展查訪工作,針對船民中的不同人群,包括難民、經濟移民、人口販賣受害者、無人陪伴和與家人失散的兒童等,根據其具體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近兩天,大約有1600多名來自緬甸和孟加拉國的羅辛亞族(Rohingyas)人偷渡進入印尼和馬來西亞,未來幾周估計可能有更多偷渡船抵達。同時,大批船民目前滯留在馬六甲海峽及附近海域,有些人被困海上已經長達兩個多月。 |
相關閱讀:
- [ 05-12]歐盟擬軍事打擊偷渡蛇頭 十個國家準備聯手參加
- [ 05-03]泰馬邊境發現偷渡者亂墳堆 或與人口販賣有關
- [ 04-26]歐盟主要成員對偷渡立場差異 應對方案難治病根
- [ 04-25]英媒稱偷渡客為“蟑螂”遭聯合國人權高專痛批
- [ 04-23]英媒:歐盟將決定遣返絕大多數地中海偷渡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