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法院將定奪英拉大米收購案 恐成十年階下囚
2015-05-19 10:23:02??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資料圖:泰國前總理英拉 中新網5月19日電 綜合報道,在遭受瀆職、貪腐、違憲等罪名打擊后,泰國前總理英拉西瓦那將再次面臨審判。當地時間5月19日,泰國最高法院將決定是否就大米收購案接受檢方對英拉的刑事訴訟。此前,泰國檢察機關對英拉犯罪事實“言之鑿鑿”,稱如果罪名成立,英拉面臨最長10年的有期徒刑。 大米收購政策壓垮“女強人” 英拉是前總理他信之妹,2011年8月,她以泰國首位女總理的身份開始執政,登上政壇頂峰時年僅45歲,并在2年多里保持政局穩定。年輕漂亮的她也受到國際社會許多關注。 但是,這位美女總理可謂仕途多舛。盡管去年5月她已經下臺,看守政府被軍方接管,但其政治生涯的正式中止要屬今年1月23日。當天,泰國國家立法議會以大比例投票數同意彈劾英拉,即日起5年內不得從政,無法參加泰國下一屆大選。英拉“東山再起”的希望,由此更為渺茫。 備受爭議的大米收購案,始于英拉上臺之初。當時,剛上任的英拉為了拉攏底層選民、兌現政治承諾,制定了以每噸1.5萬泰銖高于市場一半左右的價格向稻農收購大米的惠農政策,原本意圖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泰國大米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然而,隨著2013年國際稻米價格大幅下降,同時鄰國大米競爭力加強,泰國大米不再受歡迎,出口量直降。而此時,政府還在高價收購農民手上的大米,但又拿不出錢來支付,使得農民們怨聲載道。 另一方面,泰國財政部因大米收購支出而負債累累,僅2011至2012大米產季,大米收購就造成了該國約44億美元的虧損。此外,泰國肅貪委員會發現,原本應有備案的跨國交易居然全部沒有痕跡,泰方認為商務部損失慘重,并且由于部分政府要員個人財富無故增長,瀆職和貪腐罪名均指向了英拉政府。 對于所有指控,英拉一一否認。英拉表示大米收購項目幫助逾百萬稻農脫貧,而且她并未對項目腐敗視而不見,曾指派相關人員進行調查,請求議會摒棄偏見,公正決斷。不過議會最終還是站在了與她對立的一面。 |
相關閱讀:
- [ 05-18]泰國法院或重判“大米案” 英拉或入獄高至十年
- [ 05-13]英拉拜佛布施與民眾合影
- [ 03-19]英拉被控瀆職案將開庭 此前其已被禁止5年從政
- [ 03-19]泰國法院:將受理前總理英拉大米收購案訴訟
- [ 03-08]國際女政要"女人味":希拉里慈母范 英拉變顧家美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