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時政 > 正文

      構筑青少年網絡保護的立體框架探析

      2015-06-01 21:05:31??來源:中國網信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分享到:

      1. 引言

      面對已經到來的互聯網時代,廣大青少年對互聯網趨之若鶩,手機上網、移動上網、無線上網等多種形式層出不窮。網絡已成為一個吸納、承載人類生活的大平臺,成為社會信息化結構的基礎和雛形。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縮短人際交往的時間和空間,從根本上重塑了人類的生存和交往空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絢麗多姿的互聯網世界就像潘多拉魔盒,在給人們帶來種種便利和享受的同時,也帶來了不良的負面影響。依托網絡環境和網絡文化而形成的現代網絡社會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念、道德準則和生活方式產生了革命性的沖擊,隨之而來的是道德缺失、越軌行為乃至違法犯罪行為的不斷蔓延和陡然增加。如果說青少年犯罪是現代社會的一大公害,那么互聯網無疑是這一社會公害的最大污染源。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個人共同構筑起立體式的青少年網絡安全保護框架,形成全社會關注青少年網絡安全問題氛圍,共同搭建起安全、健康、文明的青少年網絡社會。

      2. 國外青少年網絡保護情況

      互聯網作為一種融合了新的思維方式與新生活方式的社會形態,滿足了青少年對新生事物探求以及渴望交流的需要。但是,互聯網中的恐怖、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泛濫,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而且青少年更容易泄露個人信息和家庭信息,這使得隱私保護問題愈發突出。長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非常重視青少年網絡保護問題,制定和頒布諸多法律和規范進行約束。

      2.1美國

      美國是比較重視青少年網絡保護的國家,早在1998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了《兒童在線保護法》(COPA)。該法的主要部分規定:基于商業目的的網站經營者,應對青少年有害的內容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控制,使之不能為青少年所接觸,否則需承擔一定的責任:或被處以5萬美元以下的罰金或被判6個月監禁、或兩者并處。除上述處罰外還規定,若是故意違反,則該情況持續一天就罰一天,每天罰金5萬美元以下。該法要求網絡、電信等行業的某些從業人員也不得為商業目的而從事傳播有害信息的行業。該法呼吁父母、教育工作者、企業繼續努力,以保護青少年遠離網上有害信息的腐蝕。2000年12月15日美國國會又通過了《兒童因特網保護法》,該法第二款規定:能提供因特網接入服務的小學、初中若想享受優惠服務,必須向COPA委員會遞交一份報告,并保證在計算機上安裝如報告所述的過濾和阻止技術。這種技術是用來過濾和阻礙網上的淫穢信息和兒童色情文學;圖書館里與互聯網連結的計算機,想享受優惠服務,也得如此。2005年10月3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簽署了一項法律《數字游戲管制法》,禁止開發商和銷售商將含有暴力內容的游戲銷售給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到目前為止,美國絕大多數州都已有了這方面的立法草案。

      2.2法國

      近年來,隨著法國青少年上網率不斷提高,法國政府廣泛動員行政機構、網絡服務商、中小學校及家長協會,利用法律手段、技術手段及民間監督等方式多管齊下,努力讓青少年免受網絡犯罪的毒害。而讓青少年遠離網上“黃毒”,更成為這項工作的重點。調查顯示,三分之一以上的法國青少年曾在網上無意點擊到暴力、淫穢、色情、種族主義、恐怖主義等令人震驚的內容。在各種毒害青少年的不良網絡內容中,黃毒危害為甚,17%的青少年網民曾遭遇過色情網站。面對日益泛濫的網絡色情,法國早在1998年6月就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定罪量刑做了部分修改,從嚴從重處罰利用網絡手段腐蝕青少年的犯罪行為。根據修訂后的法律,向青少年展示淫穢物品者可判5年監禁和715萬歐元罰款,如果上述行為發生在網上或是面對未成年人群體,量刑加重至7年監禁和10萬歐元罰款。而以上述兩種方式錄制、傳播未成年人色情圖像者,分別可判3年監禁和415萬歐元罰款、5年監禁和715萬歐元罰款;如果是長期以盈利為目的進行此類違法活動,量刑加重至10年監禁和75萬歐元罰款。針對一些青少年無意參與的網絡犯罪,如在網上散布誹謗、煽動仇恨、種族主義等不負責任的言論、侵犯知識產權等,法國司法部、教育部還在多種宣傳材料中提醒青少年的家長,其監護人要承擔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2.3英國

      為了防止孩子們受到網絡上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影響,英國政府委托網絡觀察基金會密切監管著互聯網上的內容。2008年11月7日,英國互聯網觀察委員會(IMF)將維基百科的部分內容列入了黑名單。主要是因為維基百科中的一個條目《Virgin Killer》中含有涉嫌未成年人色情的內容。英國的六大主要網絡供應商:virginMedia、Be/O2/Telefonica、EasyNet/UK Online、PlusNet、Demon和Opal隨即對維基百科的部分條目進行了屏蔽,所有英國用戶都無法看到禁止的內容,用戶一旦點中該條目,就會顯示出以下的內容:維基百科已經被列入英國互聯網觀察基金會的黑名單,網絡服務商也限制了這些內容的訪問。同時,英國內政部還設立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特別工作組,專門負責保護未成年人上網安全。英國的某些非政府組織開通網絡熱線,鼓勵舉報涉及未成年人色情等非法內容的網址。相關行業還制定并落實行業規則,鼓勵服務商自愿對網站內容進行分級和過濾。如:英國的一家公司就制作了一個“網絡聊天暗語詞典”電腦軟件,如果未成年人在網聊時遇到了“危險”語言,軟件將自動關閉電腦或向家長通報。

      2.4日本

      日本是亞洲乃至全世界兒童網絡色情的泛濫之地。據國際有關組織估計,在世界商業網址上可查詢的兒童色情圖片中,約有80%來自日本。日本警視廳公布的一份材料也承認,日本有多達3000個網址傳播淫穢色情,其中40%涉及到少年兒童色情。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有禁止傳播兒童色情的法律,但日本沒有。日本的刑事法禁止與未成年人發生性關系,但是未成年人的年齡界定在12歲以下或者更小,而拍攝黃色下流的兒童照片則是允許的。為了打擊網絡兒童色情,日本也做出了種種努力。例如,日本通產省與技術部門共同開發過濾系統,來防堵有關犯罪、色情及暴力的網站,并且研究一種“聰明芯片”,希望借此芯片能夠自動地防范青少年接觸不良的網上內容。郵政省按照用戶的要求,從2007年開始試行一種新的軟件,在技術上進一步限制淫穢信息在互聯網上傳播。不僅如此,日本于2008年6月通過的《青少年網絡規范法》,明確將3種信息劃歸“有害信息”范疇,并要求通信提供商和網絡服務商就這些信息設置未成年人瀏覽限制。包括:“誘使犯罪或自殺的信息”、“顯著刺激性欲的信息”和“顯著包含殘忍內容的信息”。針對兒童色情犯罪,日本2010年7月通過了《杜絕兒童色情綜合對策》,2011年6月又通過了《兒童賣春、兒童色情行為處罰條例及兒童保護關聯法》。

      3. 我國青少年網絡保護現狀及分析

      近期,我們結合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的“網安啟明星”項目,就青少年網絡保護問題向北京市10余家中小學發放調查問卷,共分為五個類別:家長組、教師組、高中生組、初中生組、小學生組,收集問卷400余份,其中就上網地點、上網時間、初次上網年齡、網絡帶來的益處、網絡帶來的危害、個人隱私泄露等問題進行調查。同時,我們還走訪了共青團中央等單位,就我國《網絡空間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的起草情況進行詳細調研。經過認真分析,我們認為我國青少年面臨的網絡威脅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3.1網絡色情

      據有關部門統計全世界每年通過網絡散布色情材料形成了擁有大約25億美元的巨大產業,其中包括420萬個色情網站和3.7億個網頁。在這種網絡環境下,青年少上網進行學習時,很容易接觸到對其身心不利的色情信息。據調查,我國12歲至17歲的青少年是網絡色情的重要群體之一,而第一次接觸色情網絡的平均年齡是11歲。此外,有80%的15歲至17歲的未成年人多次接觸色情作品,90%的未成年人在網上瀏覽過色情作品。網絡色情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十分有害。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高達73%高中生認為網絡色情會促進青少年性早熟,64%的高中生認為網絡色情會使人產生對婦女的負面態度,56%的高中生認為網絡色情會誘發強奸猥褻事件的發生。可見,如果青少年長期接觸網上色情內容,會對其認知和身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滋生不恰當的性行為甚至性犯罪,而一些青少年遭到性侵犯以后,有可能會造成終身陰影。

      3.2網絡成癮

      關于網絡成癮,業界比較公認的定義是由重復地對網絡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并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時會產生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耐受性、克制、退癮等現象,對于上網所帶來的滿足感會一直有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目前,大多數青少年認為網絡是匿名的、虛擬的和無所顧及的,可以在網絡上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在網絡上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不用擔心誰對自己造成傷害。而青少年長期暴露在網上負面內容(如色情、暴力、仇恨、恐怖等),對其身心健康成長非常不利。大量研究報告顯示:未成年人暴露在不恰當的媒體內容下,會產生成癮性的病態反應,可能造成暴力、恐懼、學習成績下降、心理創傷、反社會等行為異常。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65%的高中生認為網絡成癮會造成學習成績下降,62%的高中生認為網絡成癮會受到網絡上不良人員影響,51%的高中生認為網絡成癮會產生人際交往障礙。從類型上包括:網絡游戲成癮、網上沖浪成癮、聊天成癮、淫穢色情物成癮等。

      3.3網絡侵擾

      青少年由于其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尚處于發展階段,往往難以辨識網絡上的有害信息。據學者研究發現,青少年通常并不知道網上打開的是一些不良信息,并且也不會對網絡信息產生懷疑。正是因為青少年對于網絡不良信息缺乏辨別能力,所以他們很容易成為網絡侵擾的目標。青少年網絡侵擾包括:無意中接觸不健康的圖像和內容、在微信圈、社交圈所或者通過電子郵件受到誘惑、恐嚇或騷擾、泄露個人信息、網絡黑客或病毒、過度的商業化行為如非法下載等。我們調查結果顯示:51%的高中生受到過網絡侵擾,包括:恐嚇信息、聊天騷擾和電子郵件威脅。另據青少年網絡侵擾研究顯示,有14%的人曾經收到不良的信息,5%的人在聊天室被騷擾,3%的人收到過電子郵件的威脅。不僅如此,網絡侵擾與青少年信息泄露密切相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由于青少年本身存在著巨額的商業利潤使很多商家熱衷于從網上收集青少年的個人信息,造成青少年個人信息泄露并對其安全帶來隱患;二是由于青少年的辯識能力不足,容易將家庭信息對外泄露,造成其家庭的安全隱患。

      3.4網絡暴力

      近年來,網絡暴力呈明顯上升趨勢。2012年4月,加拿大17歲少女帕森斯因不堪來自網絡的羞辱和壓力自殺身亡。據稱帕森斯曾遭受到兩名男孩性侵,并被拍下不雅照片,后來照片被放到了互聯網上廣為流傳,最終導致悲劇發生。2013年8月,患有濕疹的英國14歲女孩漢娜·史密斯在社交網站上傳自己的照片,尋求治療方面的幫助,卻遭到惡毒的謾罵和人身攻擊,最終導致不堪重負的漢娜在家中上吊身亡。網絡暴力是指在網上發表具有攻擊性、煽動性和侮辱性的言論,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網絡暴力是青少年網絡傷害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網絡暴力與現實暴力既有相同之處也有明顯差異。盡管網絡暴力是虛擬的,但網絡暴力可能比現實暴力更有危害性,因為青少年受到網絡暴力時,往往有人人都在戳自己脊梁骨的感覺。此外,不論性別、年齡大小,只要使用電腦或手機上網,通過電子郵件、網絡游戲、微信、微博等,任何人都可以實施網絡暴力。互聯網的普及使得現實社會中針對青少年的“校園暴力”行為正向互聯網社會轉移。網絡暴力的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主要有:1、網絡公開。利用網絡將青少年的隱私進行公開,如:青少年之間通過網絡將對方的家庭隱私進行公開;2、網上辱罵。青少年容易受到他人唆使,辱罵或謾罵他人或同學,對他人的人格和聲譽造成損害;3、身份盜用。身份盜用是指冒充他人的身份在網上給別人難堪、惹麻煩、毀壞別人的名譽或友誼。如:冒充名人進行自我詆毀;4、人身攻擊。未成年人肆意對他人進行聲譽的詆毀,捏造虛假的事實對他們進行人身攻擊和聲譽損害。由此可見,網絡暴力不僅延伸了現實暴力,而且將現實暴力進一步深化。

      4. 構筑青少年網絡保護立體框架

      我們經過認真分析后認為,在青少年網絡保護問題上,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個人五個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有效管理機制。政府處于主導地位,明確具有管理青少年網絡保護的責任和權力,并授權相關部門對青少年網絡保護進行管理;社會應處于協助和輔助地位,全社會應形成保護青少年網絡安全氛圍,抵制涉及青少年的網絡不良信息;學校、家庭、個人應作為基礎地位,學校和家庭共同管理青少年網絡環境和正確使用網絡的方法,個人應加強自身學習,自覺的抵制不良網絡信息,不斷提升抵制不良網絡文化的能力。

      圖1:青少年網絡保護立體框架

      4.1政府作用

      目前,中央網信辦正在制定《網絡空間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以行政法規形式規定了立法意義和目的,防止未成年人受到網絡不良信息侵害,未成年人網絡隱私保護,加強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法律責任等。這是我國首次以立法形式規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問題,也是全社會保護未成年人上網安全的綱領性文件,在國家層面進行了頂層設計。同時,政府還要努力構建安全網絡環境。以屏蔽色情網站為例,通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國內色情網站已得到有效打擊和控制,但為數眾多的國外色情網站(包括港澳臺及東南亞地區)仍未被屏蔽。對青少年來說,具備一般的英文能力即可通過搜索引擎輕易查詢到大量的國外色情網站。因此,政府需要全面屏蔽色情網站,徹底封鎖網絡淫穢色情信息。同時,安排專項資金研制開發有效的網絡內容審計工具,在網吧、公共圖書館和學校等場所安裝過濾軟件,并進一步探索網站使用分級管理制度。

      4.2社會作用

      青少年網絡保護問題是一個全社會的問題,不僅僅只是政府職能部門發揮作用,要動員全社會主體來積極參與,才能取得預期效果。其中包括:網絡服務提供商、網絡行業從業人員、網絡行業協會自律組織等多方面力量。以行業自律組織為例,我們倡導行業自律和自我管理。互聯網信息量龐大,信息來源復雜,內容良莠不齊,僅依靠政府加強管理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建議中央網信辦牽頭,與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網絡監察機構、相關社會團體等共同建立青少年保護協調機構,結合青少年網絡保護特點,擬定相關自律規范和內容,規范行業組織從業人員行為,進一步細化網絡信息舉報、處置等操作程序,強化互聯網從業組織和人員社會責任感,并逐步建立以網絡運營商為主導的強制性網絡內容審查機制。

      4.3學校作用

      學校作為青少年生存方式、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有著密切關系的正規社會化機構,在互聯網時代其教育地位、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都應有所改變和發展。為了培養適應互聯網時代要求的青少年,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網絡意識、選擇適宜的網絡行為,避免網絡中消極、負面因素的影響,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校園網絡資源環境建設,學校不僅要改變現有教學體系,創造一個全新的教育空間,培養學生在網絡環境中創造性學習能力,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與效益;二是加強教師素質的培養,互聯網時代教師要從過去單純的課堂教學轉變為與學生生活各方面的指導者、引導者、輔導者、疏導者和咨詢者,并努力樹立教師終身學習、不斷進取的理念,跟上時代要求和步伐;三是改善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學校應以學生為本,豐富校園網絡文化的內涵,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網絡文化模式,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感染和陶冶師生,通過網絡提高師生的各方面素質。

      4.4家庭作用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網絡保護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75%的高中生認為家庭有責任監管青少年的上網安全,65%的高中生認為對于青少年應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和保護。在互聯網時代,家長應教育青少年正確使用互聯網,不僅認識到網絡帶來的信息傳播、學習知識的益處,也要看到網絡濫用給青少年造成的風險和危害,所以要本著早期預警、平衡原則和良性互動原則來教育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同時,家庭教育應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塑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良好的家庭環境對于預防青少年網絡沉迷、暴力、色情等問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諧的家庭氛圍對青少年的成長以及行為模式有著根源性的影響,故應特別重視良好家庭關系的塑造;二是注意家庭網絡安全教育。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成熟,還無法全面抵制網絡帶來的誘惑,其自制和自律方面都需要家長的科學理性指導,家長要擔負起家庭教師的責任,防止青少年網絡安全問題的出現;三是加強監督和管理。家長應規范青少年在網上的言行,監督、勸導青少年不使用冒犯性的語言、不做出挑釁性的舉動,使青少年樹立網絡道德觀念,讓他們認識到網絡上也要遵守道德規范,否則要承擔相應的道德責任和法律責任。

      4.5個人作用

      青少年在網絡保護框架中處于最基礎的地位,青少年要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信念,培養正確的網絡行為能力,提高防范不良信息的控制能力。在具體教育過程中,要與老師、家長、同學建立正常信任體系,并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在網上進行學習和信息交流時,要保持禮貌和良好的生活態度,自覺抵制低俗和不良的言語;二是邀請家長與自己一同上網,并將網絡上信息和內容告訴家長,不能正確判斷對錯的時候要及時請教家長和老師;三是不要將自己和家庭的照片、地址、電話、學校、班級等情況告訴不熟悉和陌生的網友,不與陌生網友見面和約會;四是收到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微信加好友等信息不回復、不保存,并及時告訴老師和家長;五是不點擊不健康的網站信息、不瀏覽色情、低俗和不健康的網站,遇到詢問用戶名和密碼的信息要謹慎提交,并告知老師和家長;六是要秉持正確的社會主義網絡道德理念,防止不良意識形態的滲透和影響,努力樹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通過對國外青少年網絡保護情況的了解,結合對青少年網絡保護問題的調查結果,以及在青少年網絡保護問題上的研究,我們認為在青少年網絡保護上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個人五個方面共同參與和努力,構筑起立體式的網絡保護框架,才能真正起到保護青少年正當合法的網絡權益。不僅如此,在青少年網絡保護框架和機制建立的同時,我們還要關注青少年網絡保護的立法工作,從法律法規上建立網絡保護的原則和底線。而且,青少年網絡保護還需要技術手段和方法體系的建立,進而實現從法律法規、機制框架、技術手段三維一體的保護架構。

      參考文獻:

      [1]趙國玲.預防青少年網絡被害的教育對策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

      [2]劉暢.網絡不良行為對思政教育的啟示分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2014(01)

      [3]鄒大虬,鄒奕.網絡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學理論.2011(36)

      [4]王鋒,秦恒.上海青少年權益保護與發展報告[J].當代青年研究.2012(08)

      [5]劉暢.網絡不良行為對思政教育的啟示分析[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4(01)

      [6]張華.網絡時代未成年人法律保護制度探析[J]. 2008-03-30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 sao货水真多好浪好紧视频| 色欲色av免费观看|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专区| 国产浮力影院第一页|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777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久久五月天婷婷| 菠萝蜜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老湿机香蕉久久久久久| 成人免费的性色视频| 午夜激情小视频| www.午夜视频| 波多野结衣按摩|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QQ号| 亚洲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www亚洲精品|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 伊人情人综合网| 18禁强伦姧人妻又大又| 最近日本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国产剧果冻传媒星空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 欧美特黄一片aa大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麻豆一卡2卡三卡4卡网站在线| 日本一卡2卡3卡无卡免费| 可以看污的网站|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