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生命的尊嚴--“東方之星”沉船24小時出水全記錄
2015-06-06 09:15:1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難點多進度慢,預計約5個小時的過程持續了近一天 盡管能預見到在沉船扳扶正、起浮和拖航三個階段會遇到很多困難,并制定了細致的方案,但突如其來的各種意外還是讓扶正工作進展緩慢,原定預計5個小時左右的過程持續了近一天。 第一個難點是穿引吊索鋼纜。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徐成光介紹,整體扶正和起浮工作分兩步進行,首先是對沉船進行鋼纜的牽引,組織潛水員分期分批深入到河底,在沉船前后部各兩個纜樁上套上鋼纜;第二個步驟則是進行扶正和起浮,組織起吊船進行扶正作業。 但因為穿越船頭的第四根鋼纜穿入難度較大,所花時間較長,導致扶正作業遲遲無法啟動。剛剛從扶正作業現場趕到指揮部的長江航道管理局副局長朱汝明說,船體布設鋼纜非常困難,找到布設鋼纜的通道就更難,將鋼纜穿過通道更是難上加難。 每一條通道需要潛水員同時作業,因為水下視線很差,流速快,潛水員需要多次嘗試。有著16年潛水作業經驗的東海艦隊潛水員張虎成告訴記者,他們每次下水要1小時左右,完全靠手探查,雖然有強光手電筒,但江水十分渾濁,水下幾乎什么都看不見。 朱汝明介紹,在操作過程中有一個比較困難的通道,他們派出了6隊潛水員,但鋼纜被石塊和船體卡住了,又不得不放棄,改換新的通道。然而,新的通道又碰到了更大困難。由于船舷和河床呈現90度夾角,鋼纜又在石頭縫之間夾住,導致斷裂。 第二個難點是施工中會不停地碰到遇難者的遺體。 “一旦發現有遇難者遺體,秉著尊重生命的原則,我們都會馬上停止施工,先配合有關人員轉移遺體?!毙斐晒庹f,這時候,潛水員就會重新調整穿引鋼纜的位置,以確保遇難者遺體的完好。 大連海事大學教授朱玉柱也表示,起吊過程要緩慢,這是對逝者最大的保護,否則會對遇難者遺體造成二次傷害。此外,這樣能夠保護現場,對還原遇難者最后時刻有重要作用。 第三個難點是扶正過程中船體需要受力均勻,節奏不能過快。 參與救援的大連海事大學教授熊偉說,沉船區域江底有大量泥沙和石塊,并且沉船倒扣緊貼著河床,增加施工難度。同時沉船結構復雜,又灌進很多水,重量分布不均勻,要把握好施工的節奏。 專家表示,扶正是非常細致的工作,所遇到的困難也非常嚴峻,為了穩步、小心翼翼地推進各項工作,制定了非常細致的方案,整個過程總體來說穩步推進。 |
相關閱讀:
- [ 06-06]快訊:“東方之星”遇難者人數已升至345人
- [ 06-05]圖解:傾覆的“東方之星”如何在2個小時內被扶正
- [ 06-05]“東方之星”已整體打撈出水 搜救仍在繼續
- [ 06-05]“東方之星”遇難人數升至103人
- [ 06-05]“東方之星”船體整體打撈出水 將破窗入艙搜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