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職業資格不能成為就業創業的門檻
2015-06-09 16:44:44??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網6月9日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今日表示,目前職業資格太多,缺少框架設計,重復量很大,職業資格不能成為就業創業的門檻,要減少職業資格的許可和認定。 兩年多來,國務院把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有效釋放了市場活力,激發了社會創造力,擴大了就業,促進了對外開放,推動了政府管理創新,取得了積極成效。9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做客中國政府網,解讀職業資格改革。 談到為什么要減少職業資格的許可和認定,湯濤表示,第一是太多,職業資格制度實行以后,從制度執行本身來看,因為它缺少一個大的框架設計,這就使很多地方和很多行業,很多協會設置了不少職業資格。第二是重復量很大,這與多也有關系。第三是有些職業資格是水平評價類的,但是有的地方把它作為準入類的,這樣我們在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上,從準入類轉為水平評價類這方面也要做大量的工作。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職業資格不能成為就業創業的門檻,在這方面我們也要做大量的工作。此外,考試和培訓分離、鑒定和培訓分離做得還不夠,有些組織、協會、學會(包括行業、單位,也包括有些地方)在實施職業資格制度的過程中,監督管理上做得不夠好,這也是存在的主要問題。 湯濤指出,從全國的職業資格總量來看,職業資格制度改革之前到2013年底,國務院部門共設置各類職業資格618項,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219項,技能人員資格399項。另外地方自行設置的有1875項,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389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1486項。從目前的工作上來講,新一屆政府把簡政放權作為開門第一件大事,。李克強總理有一句比較著名的話就是“本屆政府要在簡政放權上邁出實質性的步伐”。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工作是簡政放權的一個重要內容。看待職業資格制度要講兩分法,看到問題的同時也要看到,職業資格制度是人才評價制度,從世界范圍看,職業資格制度不是我國所獨有的,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都實行了職業資格制度。 “前不久我參加中國工程院的一個會議,有些專家甚至還建議要加大力度實行工程類職業資格的鑒定、評價和管理。”湯濤透露。 湯濤強調,怎么把職業資格制度的正能量發揮好,同時又把出現的問題化解好、控制好,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所以從工作上來講,按照克強總理今年5月12日在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著力把簡政放權加快向前推進。在職業資格管理上也要把該放的徹底放開,該減的徹底減掉,同時把該清理的徹底清除好,不留尾巴、不留死角、不搞變通。要針對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轉型升級的新形勢,進一步把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工作做得更好。 |
相關閱讀:
- [ 05-27]人社部新規:用人單位不得招聘5類人員
- [ 05-27]人社部:九個方面鼓勵創業
- [ 05-26]人社部談“中國特色積極就業政策4.0版”
- [ 05-26]人社部:小微企業新招畢業生長期享受1年社保補貼
- [ 05-12]人社部摸底機關養老險基金 檢查領取人資格
- [ 05-12]人社部決定摸底檢查機關單位養老險基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