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期待中國投資 簽署《亞投行協定》受矚目
2015-06-29 07:18:25?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經濟動力正在恢復”,德國財經網28日稱,中國打噴嚏,全球都會感冒,至少在經濟領域是這樣。中國經濟近來增長放緩讓世界擔心。不過,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加大措施,央行宣布降息降準就是其中之一。中國也在加大海外投資步伐,與全球經濟越來越緊密。全球越來越多國家認為,中國在全球經濟秩序的地位將漸漸超過美國。 日本經濟雜志《鉆石周刊》最新一期的文章稱,中美間盡管在南海等問題上并未消除分歧,但中美卻都重視和首推兩國的經濟合作。日本媒體認為這是中美“政經分離”的表現,實則不然,應該說這是中國經濟不斷增長和規模擴大,讓中美間經濟合作上的共同利益點越來越多。正如美國國務卿克里說的,穩定繁榮的中國也符合世界以及美國的核心利益。在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后,中美達成上百個合作項目,中國和美國達成共識的地方越來越多。 “美國之音”27日稱,中國經濟表現引發美國經濟學家爭論,美國企業研究所的西索斯稱中國經濟“滑落不可避免”,但紐約大學教授科恩則認為,不應低估中國經濟的創造力和活力,比如亞投行就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戰略。 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29日在北京簽署《亞投行協定》成為世界最關注的經濟大事。路透社引述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機構ISAS高級研究員庫克的話稱:“如此多的國家簽約,意味著亞投行的管理工作將相當復雜。加入的國家越多,相互較量的利益就越多,每個成員國都希望亞投行能夠更多地服務于自己的利益。但對于中國而言,這是一次巨大的外交和戰略勝利。” 幾乎與此同時,中國總理李克強28日下午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出席第十七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歐洲媒體稱,李克強倡導的“國際產能合作”將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力推的“容克計劃”不謀而合,中歐總量超過30萬億美元經濟體的深度合作,勢必會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強大的新動力。 “中國投資浪潮將席卷歐洲”,德國《商報》28日稱,從2000年至2014年,中方在歐盟的1000多個項目的總價值超過460億歐元。中國企業日益頻繁地對發達經濟體的技術、品牌以及其他資產進行投資,將焦點逐漸從發展中國家的資源轉移開來。中國對外投資的急速增長為歐洲帶來益處。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教授劉煜輝28日對《環球時報》稱,中國目前進行的經濟調整以及面臨的發展壓力,并未影響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融入。他說,中國已是很多國家經濟外部均衡的關鍵條件。自中國加入世貿以來,巨大的經濟體量和各類充滿活力的經濟元素,已完全融入到全球經濟鏈條中。中國通過十幾年高速的發展,重構全球經濟板塊,比如在泛太平洋地區已經形成以中國為中軸的工業供應鏈的結構。 “中國如此獨特如此重要,因為它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全球投資者,并有望成為未來10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FDI)增長的最重要驅動因素。”英國《金融時報》26日稱,“中國經濟的規模、增長和互補等特征,將帶來一些獨特機遇。”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境投資者,而來自中國的投資大幅增長,也將使此類投資的目的地市場和政治人物改變態度。【環球時報駐外記者紀雙城 青木 李珍 陳尚文 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王盼盼 倪浩 陳一 柳玉鵬】 |
相關閱讀:
- [ 05-21]拉美媒體熱評李克強訪問巴西 贊中國投資正當時
- [ 05-20]中國投資進入“第二代” 巴西興奮盼來中國大單
- [ 05-19]西方渲染中國投資造成“環境威脅” 拉美無視挑撥
- [ 05-13]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將吸引巨額中國投資
- [ 04-05]美稱對所有投資者開放 僅不到1%中國投資受審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