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在流量經營上并不擅長,加上流量資費套餐設計相對繁瑣,給老百姓一種貴而不實之感。同時,隨著互聯網+戰略的落地,企業對數據流量的需求大幅增加,運營流量的平臺和產品遠不能滿足需求。”杭州魔品科技CEO周志國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對當前的移動流量資費運營如此把脈。 周志國表示,現階段必須優化運營商流量經營,不斷革新和升級,才能適應全社會發展的需求,流量經營或成為我們互聯網產業催生的下一個藍海。 流量經營成為社會公眾的重大關切 今年4月,在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責令有關部門負責人,研究如何把流量費降下來,“薄利多銷”。他表示,現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問“有沒有WiFi”,就是因為我們的流量費太高了。 在日前舉行的2015流量開放合作大會上,相關專家也建議,流量經營升級是時代的必然選擇,這關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的大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國內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突破300M,同比增長79.7%,手機上網流量連續4月翻倍增長,僅4月當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2.8億G,比上年同期增長95.5%,前4個月累計達10.5億G,同比增長89.9%。 “現在流量這么大,必須加以重視。流量經營成為社會公眾的重大關切,更是成為擺在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第三方公司等產業鏈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一位互聯網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我國知名的信息通信專家、人民郵電報社總編輯武鎖寧表示,流量支撐著互聯網企業運營發展的應用規模,也支撐著和決定著互聯網的應用價值。如何加速創新基于智能管道的流量服務已成為擺在信息通信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當前,降低流量價格是廣大手機用戶迫在眉睫的需求。根據相關機構調查,有近七成的網友每個月上網花費為50元至200元,其中,三成網友每月網費在100元至200元之間。相對應的是,實際上網花費與消費者的預期相差很大。調查顯示,73.6%的網友,每個月可以接受的網費在50元以內;能夠接受100元至200元上網費的,只有3.6%。 推廣流量服務方案 幫助用戶合理消費 周志國表示,運營商的基礎建設還在逐步進行,包括3G也沒有完全普及4G就上了,4G離普及還差得很遠。但是智能機的推廣已經非常普遍。當大家都有智能機的時候,迫切的軟件使用的需要開始顯現。這個時候硬件的提升和網絡的支持還沒跟上,在運營商與用戶之間就形成了矛盾,用戶需要更好的流量及資費服務。 用戶對流量與資費的需求矛盾,在每個月的月末愈發凸顯。目前國內運營商提供的流量業務以包月為主,每到月末,流量不夠的用戶需要增加流量,流量充沛用不完的用戶則更希望剩余流量能夠充分利用或者不清零,留到下一個計費周期使用,用戶的需求開始分化。我們發現運營商推出了定向的流量包或者是加油包,或者是套餐的變更。 周志國說:“我們幫著運營商及時的給用戶在他沒有流量的時候有什么樣的好的政策,有一些好的便捷的流量包讓他采購,這個時候我們的產品就形成有一定的商業潛在的價值了,我們就做了第二步,就開始跟運營商談,我們幫你代理你的流量包,用戶可以通過我便捷的訂購到你的流量,這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了,從單純的監測升級到用戶不夠了我可以幫你去買,檢測的過程中如果他的流量特別多的話,我們也可以引導他,做一些推薦應用。這樣就是一個很好的良性的循環。” 去年,魔品科技又推出了一款名為“流量精靈”的產品,集流量存儲、監控、轉增、活動于一體的綜合性流量管理的手機App,打破了流量月結限制,用戶可自主管理流量。周志國表示,用戶用不完的流量進行儲存或轉贈給朋友,甚至換成話費;流量不夠用的時候可以提取儲存的額度,或是向朋友索取。通過流量服務方案,幫助用戶管理并且合理消費流量,成為了魔品科技累積大批忠實用戶的重要原因。 魔品實踐推動流量經營多元化 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深入實施以及4G網絡的高速普及,用戶對流量的需求被徹底點燃,流量的經營科學與否直接關乎老百姓的使用體驗和企業的生產成本。多元化的流量經營成為一道必做題。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立東日前表示,流量后向付費、定向流量等多元化經營模式將成為信息通信企業跨界融合發展、擴展經營空間的重要方向。他表示,應利用“互聯網+”機遇,推動流量經營的多元化,建設完善流量服務平臺,支撐流量服務創新,加強開放與協同創新,推動全產業鏈的共贏。 作為線下軟件分發渠道,魔品科技從2010年就已開始與全國三大運營商、19個省市有著深入的合作關系。2015年初,在行業對后向流量業務能否做成都持觀望態度時,魔品科技成立專項事業部,推出“魔品流量運營平臺”。 在流量業務領域,互聯網企業提供的就是平臺服務。周志國表示,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在于,能夠充分抓住真正的內容使用者對于流量的訴求點,也可以抓住用戶的一些訴求點。魔品摸清楚上游和下游的需求,運營商就是想把流量賣給用戶,提供用戶的ARPU值,讓用戶充分使用軟件;內容供應商最喜歡的是用戶也有它的軟件,并且更頻繁地使用它;對于消費者而言,流量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免費的流量無疑是他們所關心的需求。 “魔品流量運營平臺”是基于對互聯網領域各方的需求深挖和了解,所推出的一項平臺業務。魔品流量運營平臺的一項重要產品形態,就是“麥流量”平臺。麥流量的突出功能則是為合作方提供的流量活動營銷服務。所謂的流量活動營銷,是指合作方通過接入SDK或者委托開發的形式,讓魔品科技提供一個定制化的流量營銷模塊。開發者及品牌商可以通過平臺流量營銷模塊,快速定制H5營銷活動,一鍵生成流量紅包、流量游戲等頁面鏈接及二維碼,促成活動在社交軟件中的快速傳播。在麥流量及流量運營平臺當中,運營商可以通過魔品將流量銷售給更多的開發者或內容供應商;內容供應商則可以花費更低的成本吸引獲取一批新的用戶,或者提高用戶的活躍度;普通的手機用戶則能夠獲得免費的流量,提高流量服務的滿意度。通過“流量”這種產品的促銷形態刺激用戶,讓他們變得更加活躍,平臺的價值就此產生。 流量經營或成為下一個藍海 眾所周知,4G時代,數據業務替代語音業務成為電信運營商營收增長的新動力,但面對語音、短信收入的暴跌及流量收入的增長緩慢,流量如何經營已然成為重大課題。同時,市場環境競爭加劇,互聯網企業、虛擬運營商們更多地涉及傳統運營商的商業領域,打破了原有的生態,迫使傳統運營商做出改變。 “現在的問題是,運營商在流量經營上并不擅長,加上流量資費套餐設計相對繁瑣,給老百姓一種貴而不實之感。同時,隨著互聯網+戰略的落地,企業對數據流量的需求大幅增加,運營流量的平臺和產品遠不能滿足需求。”周志國對當前的移動流量資費運營如此把脈。他說,現階段必須優化運營商流量經營,不斷革新和升級,才能適應全社會發展的需求,流量經營或成為我們互聯網產業催生的下一個藍海。 目前,美國、日本運營商都實現了數據收入超過語音收入,流量經營成為運營商日益重要的話題。據了解,2014年年初,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AT&T宣布,將推出讓保險公司等網站支付訪問者流量費的Sponsored Data計劃,這相當于將“800免費電話”延伸到了手機上網領域。 Facebook正在45個國家實行“文字免流量正常”,即文字版向用戶免流量,圖片版流量還是個人用戶自己買單。Google在東南亞地區與相關運營商開展合作,基于簡單的搜索郵件文字信息相應的免費,圖片和一些搜索外鏈接產生的流量是由用戶自己去付費。索尼也正在跟運營商合作,客戶可以選擇先看廣告,后期產生的流量就免費了,廣告分成的模式都是流量付費業務相應的分支。 國際上的大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很多都在嘗試流量經營,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對我們來說既是一種鼓勵,又為我們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周志國說。在國內,魔品還處于相對領先的位置,周志國還表示,“至少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簡稱)還沒干,他們哪天干了我們也不好說,他們或許通過投資更多的資金來擠壓我們,或許通過資本來收購我們,但至少現在看來這個市場還遠遠沒有被開發出來。” 內容與流量 藍海生存的不變主題 周志國說,魔品科技在信息的互聯網形態里專注兩個層面的事情:內容與流量。一個層面是內容,互聯網信息世界不乏好的內容,但是普通用戶要獲得這些最好的內容,或者說真正對他有價值的內容是有門檻的,有一個獲取成本和學習成本。魔品科技做的事情就是整合海量的應用,根據不同的用戶和不同的消費群,降低門檻,給他們推薦最適合他的一些軟件。也同時解決了內容生產者推廣軟件的問題。 第二個層面就是解決他使用過程中的第二個門檻,流量。“第一是讓它有東西可用,第二個是讓他用的時候放心,這是在互聯網行業我們想做的一些東西。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的話,我們的價值就一定會出現。”周志國說,“所以魔品一個事情把自己定位為軟件的分發者、好產品的搬運工。把好的產品提供給用戶,而不是那些惡意的,或者說靠強推的一些產品,而是真正其他人覺得好你也覺得好的東西。”記者李強? |
相關閱讀:
- [ 06-15]移動公司被指多收流量費 法院判決其違約應退錢
- [ 06-15]運營商“提速降費”方案滿月 流量費調整尚待落實
- [ 06-03]一艘載有458人客船在長江翻沉 減少三峽水庫出庫流量 便利救援
- [ 06-01]媒體追問聯通員工盜流量案:8元1.9G是什么套餐
- [ 05-31]聯通員工伙同丈夫盜流量獲刑 被判構成盜竊罪
- [ 05-31]聯通員工伙同丈夫盜流量致公司損失45萬余元獲刑
- [ 05-19]提速降費追蹤:寬帶資費已下調 特惠流量包未上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