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大城市的反恐
2015-07-04 07:17:48?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陳瑋 周艾連 |
分享到:
|
白巖松: 甚至逃生都是一種能力,甚至關鍵時刻不圍觀看熱鬧都是一種配合。 梅建明: 是的。 白巖松: 好。接下來我們就繼續去關注這樣一個話題,在全世界的范圍內,在這樣一個鏈條當中大家又如何更好的進行合作,使恐怖分子真的成為過街老鼠都在人人喊打,而且非常有效的人人喊打。 解說: 對于正值旅游旺季的非洲國家突尼斯來說,這個夏天有些不平靜,在著名的海濱旅游城市蘇塞,沙灘上卻少了觀光客的身影,多了荷槍實彈的警察。 海灘管理人員 薩赫比: 警察來了,他們從今天早上就開始巡邏,海邊,在酒店,有的騎馬,有的步行。之前(這里)不是這樣的,現在到處都有警察。 解說: 導致這一幕的是一周前,6月26號發生在“皇家馬爾哈巴”酒店海灘上針對平民和游客的恐怖襲擊事件。 目擊者: 我們聽到了像是鞭炮的聲音,我們還以為誰在慶祝什么,但是很快從我們周圍開始,驚恐的情緒在人群中蔓延。 目擊者: 我就走到大樓外面,這時有人開槍,他(襲擊者)一直對沙灘掃射,然后他又去了游池那邊,后來,他從那邊的門走了出去,我看到一個男人被殺了,一個女人的腿被打中了。 解說: 這次襲擊造成38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但恐怖襲擊的腳步并沒有就此停止。同一天,在亞洲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的市中心一座清真寺,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27人死亡,200多人受傷,歐洲,兩名襲擊者駕駛車輛沖進法國東部伊澤爾省的一家工廠,并引爆工廠內的氣罐,造成巨大爆炸和火災,現場兩人受傷,警方還在附近發現了一具被斬首的尸體。 同一天的時間,歐亞非大陸三個國家的恐怖襲擊事件,讓全世界繃緊了神經。6月30日,在英國倫敦,一場聯合警方、消防、醫療救護等部門的反恐演習舉行。在美國,軍方7月1日發布警告說,在即將到來的獨立日假期,美國城市可能會面臨恐怖分子發動的獨狼式襲擊的威脅。 美國國防部長 阿什頓卡特: 都是自成體系,自發組織(發動襲擊)的,我們對此十分擔憂。這(“獨狼”襲擊)在歐洲已經發生了,這是對美國、歐洲以及其他地區發出的信號。 白巖松: 好。接下來繼續連線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梅主任,其實在一周之前6月26日發生的美國、科威特包括突尼斯系列的恐怖襲擊事件,您剛才已經說了,現在的恐怖襲擊,它也始終在變換著樣態。那么這三起恐怖襲擊又給這個世界反恐提了一個什么樣的醒呢您覺得? 梅建明: 這三次恐怖襲擊同一天發生,實際上意味著當前這種反恐形勢還是非常嚴峻的。我們可以發現在2011年本拉登被擊斃以后,基地組織雖然受挫了,但是伊斯蘭國這些恐怖組織它又崛起了。所以國際恐怖組織它的影響力增強了,全球很多恐怖襲擊的高發地區增加了,熱點地區增多了。另外一個方面,恐怖組織他的手法變化多端。比如說現在使用社交媒體產生了很多影響,在全球已經有很多參戰人員一些恐怖分子到敘利亞,到伊拉克地區去加入伊斯蘭國這些恐怖組織。實際上它的追隨者多了,它分布地域也廣,有歐洲區的,有亞洲區的,還有從其他很多國家地域都到那個地方去參加圣戰。這實際上就是意味著全球恐怖形勢嚴峻了。 另外,剛才這個片子里面也放了,獨狼式恐怖襲擊風險增加了。 白巖松: 這也是梅主任正好我要問您的問題。可能過去比如說在本拉登的時候,他實施911是一個系統工程,只不過鉆了大家一個沒想到他會走這樣一條路線。后來隨著打這種系統的恐怖組織、工程等等非常有效,但是現在發生了一個新的變化,比如說獨狼式襲擊,他動用社交媒體或者等等,它不是一個系統,而是動員到誰,如果誰臨時起意了,可能他自己就是一個組織,就可能發動獨狼式這樣的襲擊,似乎更加讓大家防不勝防。您覺得面對這種新的趨勢和態勢又該怎么辦?又該怎么去防范? 梅建明: 獨狼式恐怖襲擊對于全球反恐怖力量來講,應該是一種新的挑戰。從某種意義上講,獨狼式恐怖襲擊比防范以前那種組織化的恐怖襲擊難度更大。因為它就是基本上一個人單槍匹馬的搞恐怖活動,防不勝防。那么這個人看上去是一個普通人,平常人,但是他可能突然拿起槍,拿起武器,拿起汽油搞恐怖活動。那么對于全球反恐怖力量來講,這種防范的難度可能更大了。 白巖松: 其實就是挑戰變得更大了。那這個時候情報的這種交換系統,各國合作是不是變得更加重要了? 梅建明: 是的。我們可以發現雖然獨狼式的恐怖襲擊,在組織的結構上,好像恐怖分子和恐怖分子之間沒有更多組織上這種正式的聯系。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獨狼式恐怖襲擊,它實際上都是所謂的全球圣戰思想的鼓動之下,在全球的不同地方搞本地化的恐怖襲擊事件。這種本地化的恐怖襲擊事件看上去是孤立的,但是實際上它都是受到這種宗教集團思想的鼓動產生的。那么對于反恐怖力量來講,加強情報的共享,加強可疑資金的監測,加強人員的遣返,加強證據的協查,都是非常重要的。 白巖松: 好,非常感謝梅主任帶給我們的解析。其實似乎有的時候會有一種矛盾,一演習就覺得是不是危險在我們身邊呢?其實不一定。我覺得真正的危險是你沒有意識到危險,而如果你能夠未雨綢繆的話,總是在動態當中讓人們得到更多的安全。 |
相關閱讀:
- [ 06-30]央視主持人董卿或已結束游學 低調回國有望復出
- [ 06-30]董卿或已低調回國 有望加盟央視挑戰類節目(圖)
- [ 06-29]央視大型戶外訪談節目《鄉約》走進連城
- [ 06-29]周二帶上自己的藏品到古玩城找央視專家鑒寶
- [ 06-29]社會|央視郭振璽涉嫌利用評選牟私 南方電網原副總親屬內幕炒股8年無虧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