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互聯網+實體經濟”助推《中國制造2025》
2015-07-09 08:09: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 中新網平潭7月8日電 (林春茵)“互聯網+的主體應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要更主動地去擁抱互聯網,要成為行動主體,增強自己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8日在平潭如是說。 “2015中國·平潭科學家、企業家創新論壇”當天在福建平潭舉辦,聚焦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轉型與產業升級之路。李毅中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在中國大陸,實體經濟的邊緣化、空心化現象在逐漸好轉,但依然存在,需引起各界重視。 “實體經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2020年我們全面步入小康、全民工業化的支撐,”李毅中以美國在2008年經濟危機后“再工業化、重振制造業”的反思為例表示,需警惕當下虛擬經濟過火,有的社會資本忽視實體經濟的現象。 “美國正是因一段時間內過多依賴虛擬經濟造成泡沫泛濫,現在我們實體經濟企業自己也不搞技術改造了,不搞設備更新了,反而去炒這個炒那個,這條路是走不通的。”李毅中認為,今年在中央導向下,實體經濟邊緣化趨向有所轉好,“但這種現象依然存在,有些地方、有些行業比較嚴重,要引起重視。” 李毅中指出,要改變中國實體經濟面臨的問題,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層面必須團結起來,打通產學研通道,努力推動創新、提升要素水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升級要注意全局整體規劃,各地各行業要根據自己資源、環境、市場和基礎,選好選準自己的優勢產業主導產業,防止什么都搞,出現第二輪低水平重復,再造成新一輪產能過剩。” 5月國務院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作為中國版的“工業4.0”,提出了中國制造強國建設三個十年的“三步走”戰略愿景,李毅中表示,互聯網+實體經濟制造業將在其中發揮獨特作用。 “互聯網+實體經濟實質上,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李毅中認為,“一方面,用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另一方面,用互聯網的思維、思路去規劃制造業今后的發展的愿景。實體經濟的企業不要等著人家來加我們,要主動去擁抱互聯網,增強自己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完) |
相關閱讀:
- [ 03-30]李毅中放談“中國制造2025”
- [ 03-06]李毅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覆蓋一切法人單位
- [ 03-05]李毅中:《中國制造2025》規劃正在制定
- [ 01-06]李毅中:適應"新常態" 工業要加快轉型升級
- [ 10-25]李毅中:中國發展先進制造業關鍵是掌握核心技術
- [ 08-29]李毅中:兩岸三地經濟應加大相互開放程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