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領的“導航者” 輔導員究竟要做什么?教育部思政司負責人這樣表述輔導員的基本定位,“輔導員要努力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在明確的職業定位下,思想引領是輔導員工作的重中之重。 這些天,“艾克熱木·艾爾肯正能量工作室”是哈薩克族學生賈尼別克常去的地方,因為他與宿舍里其他三個民族的同學在宗教信仰、生活習慣上有著不小的差別,讓第一次出門求學的他感到“煩惱”,人際關系也變得緊張。 當他主動找到艾克熱木時,艾克老師拿出當年自己在內地求學的經歷,告訴賈尼別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習慣,與大家和睦相處。賈尼別克認為,“艾克老師讓我感受到了超越民族和地區的真情。” “在大學這個半社會化的環境中,很多人都難以適應,更為關鍵的是在成長的道路上,缺少了一種價值引導。”在北京化工大學應屆畢業生俞浩的眼里,輔導員應該是學生成長中的“引路人”。 專業化和職業化發展成趨勢 幾年前,沒能成功幫助一位學生戒除網癮,讓浙江工業大學輔導員林靜姍嘆息不已。 在這支漸趨年輕化的輔導員隊伍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過面對工作力不從心的經歷,渴望得到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的學習機會,期望得到職業指導。 來自一線輔導員的聲音不僅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前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仍存在“專職不專”的狀況,也催促著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專家化建設的腳步。 記者調查發現,和林靜姍一樣,幾乎每個輔導員都會定期參加政治學習,北師大等高校曾舉辦“京師輔導員講堂”系列活動,邀請政府機關、兄弟高校和境內外知名專家為輔導員主講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熱點、焦點問題。而在全國范圍內,對于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培訓一刻也沒有落下。教育部思政司先后舉辦了49期全國輔導員骨干示范培訓,共培訓8000余人次,全國各級各類輔導員培訓共計11萬余人次。在“科學化管理、專業化培訓、多樣化發展”的方針下,輔導員隊伍發展壯大的道路也越發清晰可見。 《首都高校輔導員職業狀態的調查》顯示,該群體中,副高及以上職稱所占比例僅為9.81%。如果說技能培養能夠有效提高輔導員工作的實效,那么部分高校在職稱評定上創新做法,從根本上解決了輔導員的“后顧之憂”。 輔導員當教授,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夢想開始照進現實。去年,經過科研等能力考核,王陶冶被北京化工大學評上了思想政治工作型副教授職稱,她的課題正是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有關。 解決出路問題、搭建發展平臺成為穩定輔導員工作情緒的基本保證,更是輔導員隊伍良性發展的內在要求。王陶冶肯定地說:“還有越來越多的人將會成為輔導員隊伍建設職業化、專業化的受益者 。”(記者 陳 鵬) |
相關閱讀:
- [ 07-13]國內|中紀委上半年通報25高校領導 最高法副院長奚曉明被查 曾審"3Q大戰"
- [ 07-13]中紀委上半年通報25名高校領導 過半為一把手多涉受賄
- [ 07-13]“福建最美高校”點贊榜22校參賽 明晚7點起可搶微信紅包
- [ 07-13]兩岸大學生舞蹈大賽在廈舉行 28所高校參賽
- [ 07-13]福建將爭取優質高校追加招生計劃 強化信息公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