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談判桌上那些人和事:一口氣談了17個小時
2015-07-18 10:41:37??來源:新華網國際頻道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在國際外交舞臺上,談判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國家利益在這里交鋒,智慧在這里碰撞。談判的過程絕非坦途,波折與反轉更是談判桌上的家常便飯。協議的達成不僅需要外交家們機敏與膽識,還需要超強的體力和一顆包容的心。就讓我們來看看國際談判桌上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伊核談判 本輪伊核談判幾經延期與加時,終于在2015年7月14日達成了全面解決伊朗的歷史性協議。且不說伊核談判悠悠13載的風和雨,在本輪為期18天的漫長談判中,一名外交官就吐槽:“這里足夠讓你發瘋。”拿飲食來說吧。不管入住的酒店有多高檔多奢華,連續10多天反反復復地吃自助餐,那感覺有多酸爽,想想就醉了。 強硬的扎里夫:“永遠不要威脅伊朗人” 伊朗外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里夫可謂是伊核談判中的核心人物,談判結束后,就連美國國務卿克里都稱贊他是個“寸土不讓”、而且“強硬、干練的談判家和愛國者”。 扎里夫和克里——至少已經舉行了23次會晤,面談時間大約22小時。按照克里的話說,兩人之間的交流“火力十足、激情澎湃”。就在7月6日談判期間,克里的私人助理還闖進會議室,提醒二人,吵架聲音太大,半個酒店都聽得到。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費代麗卡·莫蓋里尼說,伊朗要是拒絕接受武器禁令,倒不如干脆立即終止和問題談判。扎里夫強硬回應道:“永遠不要威脅伊朗人。” “或者俄羅斯人。”扎里夫話音剛落,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還這么接了一句。伊核談判雖然不是俄羅斯的主場,但拉夫羅夫的“神接話”不僅震懾了對手,也給談判增添了詼諧的意味。 |
相關閱讀:
- [ 07-18]伊核談判:收官熱鬧中的冷思考
- [ 07-18]德國議會支持默克爾批準與希臘展開救助談判
- [ 07-16]騎士奢侈稅已爆表 續約德拉維多瓦談判陷僵局
- [ 07-15]伊朗核談判修成正果 歐美逐步取消對伊制裁
- [ 07-14]伊核談判12年終達“全面協議”:曾經滄海可為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