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穎欣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的時代印象得到了不斷地更新,從起初的電子郵件到電子商務,再到現在與傳統的養老、醫療等業務的完美融合,網絡似乎成了社會高速運轉的催化劑,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網絡的高速發展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成為現實社會負能量的發酵池和助推劑。 如今的網絡言論自由變得“灑脫至極”。在網上隨意發泄不滿、造謠傳謠,不經思考就發帖回帖引起罵戰。還有一些人故意唱反調,突出自己所謂的個性,本來是一個正能量滿滿的新聞,下面跟著大量不和諧的聲音。從心里層面講,這些人除了對公民進行人身攻擊之外,就是為了發泄憤怒,將現實中的各種不良情緒帶到網絡上發泄,自以為可以逍遙法外。從物質層面看,這些人動機不良,非法牟利。將網絡作為“生財之道”,利用網絡騙取錢財、進行黃賭毒等活動。 實質上,出現以上這些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網絡世界的虛擬性和匿名性導致的,將言論自由發揮的“淋漓盡致”,認為自己總是“隱身人”,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可以不受道德和法律的追究。其次就是網民的網絡安全的意識和法律意識較差,未能及時的運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遇到“陷阱”就會“跳”,跳完以后就自認倒霉而對事件不了了之。網購被騙以后只想到不會光顧而想不到要舉報,被進入不良網站以后只想到如何快速地讓頁面消失,卻想不到讓網站永遠的消失。 為了縮小和國外的網絡建設差距,克強總理用提高網速和降低資費等民生政策來改善網絡的“硬環境”,但是軟環境也要跟的上前進的步伐,良好的網絡氛圍需要用提高網民的素質來營造。 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努力:首先,需要制度來規范。解決隱秘性的弊端就要大刀闊斧地進行實名制注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人肉搜素變得更加的簡單,只需一個二維碼就能了解你的“前世今生”。讓實名制還網絡空間一份安全與責任。其次需要社會來引導,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氛圍。全社會要共同參與網站的監督工作,利用網絡平臺傳播正能量,對違法違規的行為要及時的處理,避免事態的擴大,為網絡安全保駕護航。在此,需要網民來維護。網民要養成健康的網絡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網絡行為規范,自覺主動地規范自己的言行。讓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不分邊界,融為一體,是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它們都遵循共同的價值觀,依據共同的法律和社會規范,不能因虛擬和現實而讓人成為兩張皮的動物! |
相關閱讀:
- [ 07-08]工信部年內四次發聲 運營商提速降費難在哪里?
- [ 06-29]欲提網速 先改態度
- [ 06-16]不要誤讀提網速降網費這盤大棋
- [ 06-16]提速降費別再原地踏步
- [ 06-16]提速降費別再原地踏步
- [ 05-19]調查稱六成網友不愿主動開通4G “套餐貴”是硬傷
- [ 05-17]提網速降網費,高校可以例外?
- [ 05-16]運營商降網費該列入業績考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