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帕拉納爾向東350公里,進入阿塔卡瑪沙漠深處。海拔3000米、4000米、5000米,一個接一個的高度標志牌被甩在車后。翻過一個山頭,白雪覆蓋的山峰近在咫尺,右側大片開闊地上,幾十個巨大“銀鍋”在高原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刺眼的光芒。這就是舉世聞名的ALMA項目現場。66個口徑為7米和12米的高精度大型射電望遠鏡,組成了“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天線陣”。整個項目由美國、歐盟和日本聯合建造,耗資超過10億歐元,歷時15年,于2013年全面投入使用。整個ALMA陣列足有660多個頻段不同、“耳聰目明”的接收器,如果將一個“銀鍋”放在美國東海岸,它可以聽到西海岸一枚硬幣落地的聲音。同時,它還可以依據物體發出的不同波段的電波,清晰捕捉到15公里外一粒高爾夫球的“影像”。 “天文學已站在重大發現的門檻” 擁有世界最大天文觀測區,是智利人的驕傲。智利小學從一年級起就設有“科學課”,結合智利發展天文學的地理優勢,介紹天文學、物理學和地理學的基本常識。胡里奧·埃爾南是智利《天文學》雜志記者,每次觀測站周六開放日,他都會從數十公里之外的家中趕到這里,擔任講解員。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天文觀測受環境限制很大,天文臺往往選址偏僻、海拔較高,帕拉納爾天文觀測站離近的城市,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盡管如此,這也不能阻擋人們對浩渺宇宙的好奇,特別是智利的天文熱。每周在網上申請參觀的人都上百,其中智利人占了八成,經常有父母帶著孩子一同來參觀,也有學校組織來這里上課。 “地球表兄”開普勒-452b、冥王星的高清圖片等天文消息,也是智利媒體爭相報道的,但在當地工作的科學家們顯得很冷靜,因為“天文學已站在重大發現的門檻”,他們認為,接下來的10年到20年將是人類在天文學領域不斷實現重大突破的時期。據王仲介紹,開普勒望遠鏡和“新地平線”號從空間進行觀測,能確定“地球表親”的一些最基本物理參數。但是,進一步的地面觀測,尤其是通過已經和將要安放在智利天文觀測區的新一代大型望遠鏡進行深度觀測,是從根本上確定這些行星的實際物理和化學狀態的必要手段。比如,正在建設中的30米級的巨型望遠鏡,將可能對這些疑似地球環境的星體進行直接光譜觀測和成像研究。 |
相關閱讀:
- [ 03-04]中國學者發現宇宙早期超級黑洞引國際天文學界關注
- [ 07-28]天文學人才短缺之困:功利選擇對基礎學科是打擊
- [ 05-29]廣東天文學會:6月可見天琴座流星雨等多個天象
- [ 12-31]中山大學復辦天文學系 成立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
- [ 11-11]中山大學將復辦天文學系 由天文學空間科學組成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