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相接,浩渺無際。來到神往已久的高原圣湖——納木錯,神奇的自然風光映入劉航的心底,此時,一切美好的詞語都顯得如此單薄?!斑沁沁恰边@位來自中國軍網的記者拿起相機邊拍邊贊嘆:“太美了,這一路上不光看到了美景,更看到了西藏的新變化,真是不虛此行!” 劉航此行,得益于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自治區黨委網信辦承辦的“追夢·西藏的足跡”全國網絡媒體西藏行活動。 7月20日至26日,參加此次活動的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國經濟網、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等29家媒體的編輯記者在拉薩市布達拉宮、大昭寺、布達 拉宮廣場便民警務站、拉薩河景觀工程、拉薩凈土健康產業示范區,以及日喀則市扎什倫布寺、桑珠孜區“4·25”地震樟木鎮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樟木商場等 地進行了考察采訪。 在納木錯,以提供住宿、餐飲、旅游紀念品等服務的“神羊賓館”,老板貢覺次仁向記者們講述著自己吃上“旅游飯”的致富之路。 在氣勢雄偉、底蘊深厚的布達拉宮、大昭寺,信手一按快門,就是一張絕美的照片。媒體團的編輯記者們徜徉在恬靜安詳的青石道路上,聆聽著歷史滄桑,感受著千百年來的喜人巨變,更體味著自治區成立50年來越來越好的社會風貌。 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4·25”地震樟木鎮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安置區內水、電、路、通訊、網絡、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受災群眾安居樂業的和諧場面讓編輯記者們深切感受到了西藏在全力開展抗震救災工作中的責任與擔當。 從碧波澄凈的納木錯,到古樸雄渾的大昭寺;從巍峨壯觀的布達拉宮,到震撼心靈的實景劇《文成公主》;從看拉薩凈土產業發展,到實地了解日喀則災后重建,網絡媒體人親身感受著西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的巨大成就。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媒體部副主任閆帥南說:“我們一定會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傳播平臺,把此次在西藏的所見、所聞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以及感受到的藏民族文化和民俗風情傳播給億萬讀者?!?/p> 短短7天的時間,“追夢·西藏的足跡”全國網絡媒體西藏行的編輯記者們用文字、圖片、音視頻、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多形式、多渠道,形成了一篇篇有影響力、有觸動力的報道。 《布達拉宮——在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拉薩有一條河變成了湖》、《拉薩加大凈土健康產業投入 免費提供種子對接收購》、《觀看〈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詩劇成進藏旅游標配》等一張張圖片、一篇篇文字,把我區成立50年來在科學發展、和諧穩定、民族 團結、民生改善、宗教和睦、生態良好、黨建加強、邊疆穩固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同時也為自治區成立50年大慶做了有力有效的預 熱報道,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
相關閱讀:
- [ 07-29]聞政明:他們生產的不止高鐵贈水,還有新西藏人
- [ 07-28]西藏波密縣發生4.3級地震 震源深度6千米
- [ 07-26]尼強震西藏震區傷亡最少創奇跡 官方弘揚抗震救災精神
- [ 07-26]尼泊爾8.1級地震三月:西藏“復制”一個樟木鎮
- [ 07-26]尼泊爾8.1級地震三月:西藏“復制”一個樟木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