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談話引發持續爭議 歷史問題扔懸而未決
2015-08-17 06:56:12?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與此同時,安倍14日的戰后70周年談話也在輿論場持續發酵。雖然美國、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國對談話立場表示認同,但對遭受侵略之苦最重的東亞鄰國來說,安倍談話顯然難以獲得認可。 香港《南華早報》16日稱,安倍談話在海外引發不同反響,東京的盟友美國歡迎他承諾堅持過去做出的道歉。北京表示,日本應當對那場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性質和戰爭責任作出清晰明確的交代,向受害國人民作出誠摯道歉,而不應在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作任何遮掩,敦促日本“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韓國總統樸槿惠表示,談話有不少令人感到遺憾的部分,也包含“道歉因素”,希望日本政府盡快合理解決日軍慰安婦問題。朝鮮譴責安倍談話是日本“右翼保守勢力掩蓋罪行累累的過去”的企圖。 “白宮立即發表聲明,歡迎安倍‘承諾堅持往屆日本政府關于歷史的談話’,這種反應從根本上誤讀了安倍談話的本質。”澳大利亞《時代報》16日刊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本歷史學教授特莎·莫里斯-鈴木的文章說,安倍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談話必須作為整體來理解,談話模糊了侵略者與受害者、入侵者和遭到侵略者的界線。與村山談話和小泉談話相比,這是巨大的倒退。 韓國《世界日報》16日稱,雖然美國政府對安倍談話表現出明顯的包庇,但美國不少政治人物和專家對安倍談話內容惡評如潮。美國眾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羅伊斯表示,此前期待安倍在談話中使用直截了當方式解決歷史問題,但安倍顯然辜負了這樣的期待。“安倍雖然口頭上表示要繼承村上談話等歷屆內閣精神,但卻采取模糊態度,對此表示失望。安倍首相實際上沒有對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殖民統治的鄰國受害者進行謝罪”。 “安倍的歷史觀和價值觀是無法得到鄰國認同的,他‘間接引用’的表達方式離中韓兩國的期待差得很遠,因此,他的談話本身并沒有起到改善關系的作用。但這比不寫進‘道歉’等內容造成的惡劣影響要小得多。”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他還表示,雖然是“間接參拜”靖國神社,但能反映安倍的思想體系沒有改變。共同社16日總結稱,安倍談話未能使歷史問題告一段落。 【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特約記者 李珍 李大明 環球時報記者 張璇 魏輝】 |
相關閱讀:
- [ 08-16]“安倍談話”遭日本各界批判
- [ 08-16]看清“安倍談話”的伏筆:“金蟬脫殼”
- [ 08-16]日本在野黨批評安倍談話 稱或引發歷史觀倒退
- [ 08-16]華盛頓僑學界批安倍談話所謂道歉“不真誠”、“躲躲閃閃”
- [ 08-15]馬英九回應安倍談話 盼日方正視歷史“更誠懇負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