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勤族忍受糟糕服務 權利常被政府忽視
2015-09-03 18:52:34??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外媒稱,世界各地的通勤路線正變得越來越長,正如2014年巴西交通費用漲價引發抗議所凸顯的那樣,通勤族被忽視可能會引起政治上的風險。如今通勤族們正日益聯合起來,要求獲得更好、更便宜和更安全的通勤路線。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8月31日報道,條件惡劣或漫長的通勤往往和下列現象聯系起來:體重增加、頸部疼痛、苦惱、焦慮、生活滿意度下降、價值感降低、離婚、抑郁、有壓力、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因為更多地暴露在空氣污染下而導致的其他健康問題。2014年一項對6萬名英國上班族進行的研究把通勤與抑郁和焦慮聯系起來。 在巴黎,官員們喜歡吹噓這樣一個事實:城市中不管哪個地方距離地鐵站都不到500米遠。但請注意這是指巴黎市內。周邊區域的通勤系統卻有些捉襟見肘。上班族每天都要使用擁擠、晚點和破舊的通勤系統,最近他們向地區交通機構發起訴訟,要求獲得改變。 通勤族的生活很奇怪。他們讓城市保持正常運轉,但這些人通常來自城市外面,這意味著對于自己去工作的地方,他們幾乎沒什么政治權利。因此,他們往往沒什么辦法來向當局施壓,要求改善交通條件。 從政客的角度出發,通勤族的要求很容易被忽視。不過在全球各地,通勤族正開始要求改變,以獲得一個安全、實惠、方便和可靠的交通運輸系統。 2014年,在巴西世界杯足球賽開始前不久,交通費上漲9%引發了騷亂。對外人來說,這樣的漲幅可能微不足道,但此次提價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通勤族們被收取更高的交通費用,而交通是他們唯一要求這個城市提供的服務——并且到目前為止做得很差。 在贊比亞,最近推出了一本關于“通勤族權利”的書;巴基斯坦報紙正在積極追蹤關于通勤族權利的事態發展;在南非,上班族正在抗議公共交通的匱乏。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了解問題,這就需要對大量數據的收集和分析。 通勤族的困境和苦惱真的可以量化嗎?是的。 在英國,有關部門正在跟蹤記錄城市白天的人口數據,以便更好地分析通勤族動向和趨勢。歐盟最富裕的成員國盧森堡還在跟蹤記錄來自其他國家的通勤族,他們每天讓這個國家的人口增加大約30%。 在美國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有一個新的類別詳細說明美國“經通勤調整的人口”,并列出了國內20個白天人口變動最大的城市(排名第一的是華盛頓特區)。即使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那里的高官們因流動性較大,也存在著通勤族們面臨的種種問題。 列車晚點的情況已經變得如此糟糕(10年內增長了3.5倍),以至于歐盟高層官員(包括歐洲議會運輸委員會主席在內)寫了一封信發出呼吁,并指出他們再也無法忍受在那里生活了。 下一個大的通勤危機可能是中國的京津冀一體化計劃,將北京融入一個超級大都市地區,在8.2萬平方英里的區域內容納1.3億人。換句話說,這相當于把美國三分之一的人口放到堪薩斯州。 報道稱,對于世界上幾乎每一個以通勤族為動力的城市來說,它們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是投資來改善通勤族使用的交通系統,還是改善市中心的住房和服務,希望增加密度和提高城市效率?通勤族很快會讓我們知道。 |
相關閱讀:
- [ 04-01]紐約地鐵頻發搶劫案 華裔通勤族擔心安危
- [ 01-22]京燕動車冷清:時間早公交不配套 通勤族不買賬
- [ 01-09]燕郊到北京將開動車 通勤族算賬:多花錢省時不多
- [ 11-28]北京地鐵起步價提至3元 遠途通勤族暫無換租意愿
- [ 10-21]網友建議恢復月票 專家:地鐵月票不應只限通勤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