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挑撥中美、中韓關系 專家:外交小伎倆令人防不勝防
2015-09-07 06:52:28?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利用G20財長會“陰中國”只是日本開辟的一條新戰線,但絕不是唯一的戰線。6日,《日本經濟新聞》刊文爆料“重磅消息”:美國軍艦可能經過中國人造島嶼附近。報道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是否派軍艦和飛機抵近中國南海人造島嶼,另外,華盛頓還正在考慮對中國實施制裁,以回應中國對美國的網絡攻擊,“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訪美之前,這些新情況正加劇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緊張”。不過,報道沒出現任何一名美國官員的名字,連匿名的美國官員都沒直接表示美國在考慮派軍艦進入南海人工島12海里水域,文中也沒有美國專家的分析,只有《日本經濟新聞》自己分析稱,美國政府似乎有意利用中國軍艦日前進入美國海岸線12海里以內這一事件。該報不無鼓動地說,如果美國那么做了,“中國也將難以抗議”。 上周中國幾艘軍艦出現在白令海峽,美國是如何反應的呢?美國inquisitr網站說,五角大樓迅速淡化事件的意義,盡管奧巴馬總統當時就在阿拉斯加。在上周三發布的一份聲明中,五角大樓發言人戴維斯暗示,美國政府清楚中國的船只,但并不擔憂。報道說,奧巴馬也不擔憂, 他對阿拉斯加的訪問繼續進行,他在推特上說的是對氣候變化的憂慮。文章說,軍艦出現在美國領海,并不一定是侵略行為或違反國際法。 “日本在外交上的小伎倆令人防不勝防!”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者周永生6日對《環球時報》說,安倍這屆內閣看上去要跟中國搞全面對抗,逢中必反,鼓動美國軍艦在南海挑釁,將戰火燒到G20財長會,這是一種扭曲。他說,一個例子頗能反映日本的心態:在中國的一個東南亞鄰國,日本幫助在湄公河建造了一座橋,后來人們發現,橋建得很矮——中國的大船無法通過,而湄公河對該國來說是黃金水道。 日本關西地區一位從事日本政治外交研究的學者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國直接派自己的軍艦闖入南海上中國人工島周邊12海里水域的可能性不大,中美領導人峰會本月將舉行。另外,中國3日閱兵式上宣布裁軍30萬的消息已傳遍世界,中國展示了希望和平的意志,這時美國在南海挑釁,在國際輿論上不會得到支持。 中國一位軍事專家6日分析說,日本媒體試圖挑撥中美。過去一周,日本媒體集體出招,中國閱兵時,它們幾乎都刻意強調,中國展示的武器中包括“能打到美國本土大陸的洲際彈道導彈”。這位專家表示,這是一種變態心理。 一個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新聞是:6日日本自民黨政調會長稻田朋美出現在日本富士電視臺“新報道2001”節目當中,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中國閱兵式的事情仍舊搞“政治追殺”。他指責說:“(潘基文)作為國際組織職員,應維護中立的立場。我覺得這是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行動。”對出席中國閱兵式的韓國總統樸槿惠,日本《每日新聞》5日刊登社論稱,“樸必須平衡中國與日美同盟的外交”。報道警告韓國,樸參加北京的閱兵式,可能給東京和華盛頓留下一種虛假的印象,好像首爾在安全問題上與中國為伍似的。《日本經濟新聞》5日也“提醒”韓國說,“沒有其他美國盟友的領導人出現中國的勝利日閱兵式”。 香港《南華早報》5日刊登評論文章說,中國閱兵并非炫耀武力,中國在70年前歷盡苦難后了解到,和平并非理所當然:國家軍隊必須有高度備戰能力,才能保證達致和平穩定。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日本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李珍 環球時報記者 崔杰通 汪析 柳直】 |
相關閱讀:
- [ 07-25]日本經濟新聞為什么要收購金融時報
- [ 07-07]日媒:兩國往來少 希臘危機對日本經濟影響有限
- [ 05-19]安倍經濟學仍脆弱 結構改革決定日本經濟未來
- [ 05-16]制造業面臨危機 日本經濟恐陷第三次“失落十年”
- [ 05-13]韓國總統樸槿惠接見日本經濟代表團 談FTA問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