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學者來華討論經貿合作 稱應對“一帶一路”深入思考
2015-09-22 07:06:59?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記者 郭芳】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近日前往羅先市。雖是為視察當地洪災的恢復治理情況,但金正恩現身羅先經濟特區,也被外界認為是對這一推進緩慢的中朝經貿合作區釋放出利好信號。與此同時,數名朝鮮學者日前來華參加“圖們江論壇”,與中國學者對話羅先經貿區的問題和發展。與會期間,朝鮮學者也談及中國“一帶一路”發展規劃,稱應對此進行深入思考。 “圖們江論壇”是中國延邊大學主辦的國際性論壇,自2008年發起至今已舉辦7屆。今年的論壇于18日至20日在延吉舉行,主題為“機遇與挑戰:‘一帶一路’與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圖們江論壇”是推動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的重要交流平臺,其中的“中朝學者對話”機制備受關注。 參加今年對話的朝鮮學者都來自金日成綜合大學。經濟學部教授李明淑(音)介紹稅金制度說,朝鮮稅金的種類較其他國家非常少,只有7種,稅率也顯著地低。在這方面,朝鮮具有優勢。她說,有韓國人問是否可以投資該地區。“既然有這種鼓勵機制,任何國籍都非常歡迎。”法學部副教授白日成(音)則表示,朝鮮憲法和外國人投資法使投資人的資產和權限得以保障。即便當其利益影響到朝鮮國家利益,“不得不沒收時也有相關規定”。 然而,中方學者對此有所疑慮。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曉認為,朝方講了優惠和獎勵政策,但與此相比,法制更重要,優惠政策保障不了產權。法律的制定很容易,不折不扣地執行最難。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副院長張慧智則提出,如果發生戰爭的特殊情況,該如何特殊處理? 對此,金正日綜合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崔秀光(音)說,朝鮮有仲裁機構,如果發生糾紛,有相關法律和制度,可以就此提出調整。李明淑表示,希望外國不要持懷疑態度。她說:“我們的政策是符合現實的,會遵守相關制度推進,請大家放120個心。” 據了解,中朝自2010年11月正式簽署共同開發、共同管理羅先經濟貿易區協議至今近4年,最初提出的項目并未全部如期完成。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林今淑說,關鍵問題是基礎設施落后。羅津的電力和能源非常缺乏,中方有意提供,但協議里沒有。還有網絡,在經貿區內使用互聯網一個月要7000元人民幣,而且是龜速。但朝方的崔秀光教授認為,最大問題在于美國等敵對勢力對朝實行封鎖政策。他說,外界說朝鮮實行封鎖政策,但其實是敵對勢力對朝鮮經濟孤立和扼殺。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前院長朱顯平說,朝鮮重視優惠和開放政策的宣傳,但需要能向國際社會說明的對外合作的成功例證。在朝鮮推進的開發區中,重點應放到具有未來發展前景的羅先地區。 對于“一帶一路”與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圖們江論壇”認為,隨著“一帶一路”發展規劃的穩步推進,該區域國際合作將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朝鮮學者對“一帶一路”如何認知和了解,引起中方學者的興趣。 李明淑說,只是在《勞動新聞》上看到過相關內容,朝方沒有進行充分討論和持有共同認識,“我們應該進行深入思考”。崔秀光稱,國家層面并沒有正式公開發表意見,朝鮮對“一帶一路”也想共同參與,但“對這個問題我們還沒有更多思考,我認為我們還有余地”。 對此,朱顯平向朝方學者建議說,是否參與“一帶一路”發展規劃,首先是朝鮮要積極,提出具體方案。朝鮮學者應該好好研究,給相關部門提出積極建議。 |
相關閱讀:
- [ 09-17]日將供越南更多二手巡邏船 強化安保經貿合作
- [ 09-16]深化經貿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
- [ 09-10]第十屆兩岸經貿合作與發展論壇舉行
- [ 09-11]加強經貿合作 促進互利共贏
- [ 09-06]廈洽會期間中德基金合作將簽約 促中歐經貿合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