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政:加快構建互聯網領域信用體系
2015-09-22 16:10:21? ?來源:中國網信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經濟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在互聯網推動經濟發展、方便人民生活的同時,也存在網絡虛假信息、造謠傳謠、網絡欺詐等不誠信的現象。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在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厘清和把握信用的本質和內涵,特別是互聯網信用活動的基本屬性,對于建立和完善互聯網交易機制,形成良好的網絡信用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動互聯網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現實社會中,信用作為一個獨立范疇有著特定的含義。其中,不論是狹義的借貸關系、還是一般的履約行為,或者是廣義的社會道德規范,其本質和特征,最主要可以概括為:一是客觀性(Objectivity),即信用的對象往往是一個客觀的社會經濟主體、客觀性源于信用主體的獨立性。二是差異性(Differences),所謂差異性是指信用程度的高低可以用一定的標準進行衡量。三是擴散性(Diffusivity),擴散性是指信用問題引發的負面影響會特別深遠,它是信用活動區別于其他社會經濟活動的最大不同之處,即信用的外部性問題。通常,一個社會經濟問題的影響會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而當信用問題發生時,往往會潛伏著一系列更為嚴重后果,此時人們卻無法知道問題的邊界在哪里。對信用的擴散性必須采取綜合治理和系統應對。 在互聯網的虛擬空間里,信用的客觀性(獨立的社會主體)由于網絡隱蔽性而變得模糊不清;信用的差異性(各種失信行為)在網絡信用標準缺失的情況下會變得難以確認;信用的擴散性(外部性問題)由于網絡傳播速度極快,一個微小問題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被迅速發酵放大,以至于影響到整個社會。因此,為了實現互聯網經濟和市場的健康發展,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快構建我國互聯網領域信用體系。 提高網絡主體誠信自律意識,積極優化空間生態。完善網絡環境、加強行業自律應是加快互聯網領域信用建設的首選途徑。應當堅持開展行業自查、互查、自糾行動,共同抵制一切有悖于網絡誠信、妨礙行業發展的行為,努力塑造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守法誠信的良好形象。 加強網絡信用基礎制度建設,完善誠信懲戒規則。為了維護互聯網信用環境和市場秩序,必須從消除網絡欺詐、侵犯知識產權、隱私權、網絡謠言與誹謗等誠信缺失問題入手,在加強互聯網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健全行業信息管理制度,規范信息制作發布流程等方面加強制度建設。 實行網絡主體信用分類監管,促進行業優勝劣汰。在加強網站備案、經營許可證、各種準入資質、實名制管理的同時,為了督促網站誠信經營,根據實體經濟管理的做法,有必要引入第三方認證和社會力量參與監督。即通過對網站域名、網站備案、經營主體身份證等信息驗證以及現場核實、安全措施和隱私保護條款評估等,實現對網絡交易秩序的監督。 鼓勵互聯網企業創新服務模式,引導行業整體發展。隨著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資源和服務的同質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信息資源已不再是決定網絡服務優勢的唯一因素,傳統的信息服務已經無法滿足新的市場需求。為此,通過各種方式幫助互聯網企業加強信息提取、創新、集成等創新服務,探索新的解決方案將是重要途徑。 完善互聯網信用法律法規體系,改善行業法制環境。近年來,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互聯網信息管理法規,加快了互聯網領域的立法進度。這些法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業混亂無序的局面,但與構建互聯網信用體系的目標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建立一個包括技術和管理在內的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為營造健康的行業發展環境提供法制保障十分必要。(作者:章政 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 |
相關閱讀:
- [ 04-24]香至尊沉香入駐京東:以品牌優勢開拓互聯網領域新布局
- [ 10-16]楊偉東:治理網絡侵權是依法治國在互聯網領域的具體化
- [ 08-19]我國將開展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專項整治
- [ 08-19]沈丹陽:我國將開展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專項整治
- [ 07-23]群興玩具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