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用“五個認同”鞏固生命線
2015-09-30 19:18:39??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 圖為:2014年9月28日至29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習近平等在會前會見受表彰的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代表。 三、認同偉大的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共同體”是一個描述群體而非個體的概念,共同性或共同意識是維系共同體群體性存續的關鍵因素。中華民族共同體就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有共同認同的血緣融通、流動交匯有機體,是一個歷經五千年風雨鍛造而成的“多元一體”的命運共同體。 中華民族是最具共同意識的民族。56個民族水乳交融、唇齒相依、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觀念和中華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終把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民族意識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特征之一。亦稱“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表現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心理狀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通過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點表現出來。梁啟超先生曾說“何謂民族意識,謂對他而自覺為我?!?,日本人;我,中國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國人'之一觀念浮于其腦際者,此人即中華民族之一員也”。費孝通教授說“同一民族的人感覺到大家是同屬于一個人們共同體的自己人的這種心理”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或民族意識。毛澤東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敝芏鱽碚f: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编囆∑秸f:“我榮幸地從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習近平在2014年9月29日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增強各族干部群眾識別大是大非、抵御國內外敵對勢力思想滲透的能力。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2015年8月25日召開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再次強調“要大力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他指出“實現西藏和四省藏區長治久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要把基礎性工作做深做實做細,堅持依法治理、主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相結合,緊緊依靠各族干部群眾。要大力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群眾相互了解、相互幫助、相互欣賞、相互學習。要大力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p> 在我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只有同時培育一種56個民族成員都擁護并且認同的中華民族意識時,社會才能穩定和諧,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
相關閱讀:
- [ 09-30]將承諾變為行動 將理念變為現實
——習近平主席在全球婦女峰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強烈反響(二) - [ 09-30]“平”言出奇語:盤點習近平美國之旅十大連珠妙語
- [ 09-30]圖解:習近平訪美的十大微鏡頭
- [ 09-30]南方日報連發7評:縱論習近平訪美并出席聯合國峰會
- [ 09-30]跨越太平洋,路在腳下——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綜述
- [ 09-30]全球華人點贊習近平訪美:展大國風范 振華人精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