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奧關于“籃子”的共識
2015-10-04 22:19:59??來源:中國干部學習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 圖為:2015年5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利普頓。 二、中國為人民幣進“籃子”不懈努力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的人民幣沒有被納入到IMF特別提款權(SDR)的一攬子貨幣體系中,不僅大大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同時也對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較大影響。所以,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專家都力挺人民幣進入“籃子”。 2010年12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高決策機構理事會批準了關于IMF治理和份額改革的方案,并完成了第14次份額總檢查。新一輪改革將會帶來意義深遠的變化:一方面,IMF總份額將翻番,從約2384億SDR增加到約4768億SDR(按目前匯率約合7200億美元);另一方面,份額比重也將被大幅調整,發展中國家的出資比例增加到6%。歐洲國家把持的董事席位由24個減少為22個,原有的2個留給發展中國家。以更好地反映IMF成員國在全球經濟中相對權重的變化。這項改革對中國意義深遠:中國的份額將從目前的3.996%大幅上升至6.390%,投票權將從目前的3.806%升至6.068%,超越德國、法國和英國,躍升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IMF第三大份額國,這標志著中國的綜合實力和全球話語權的顯著提升。 在IMF原份額中,份額的前六名依次是美國17.661%、日本6.553%、德國6.107%、法國4.502%、英國4.502%、中國3.994%。如果2010年12月15日的改革方案生效,則IMF份額的前六名依次是美國17.398%、日本6.461%、中國6.390%、德國5.583%、法國4.225%、英國4.225%。 但是,這項改革方案要涉及修正IMF協定,并需要占總投票權85%的五分之三的成員國同意后才能生效。因為美國所占份額擁有一票否決權,這就意味著,作為IMF最大股東、投票權占17.661%的美國必須同意,此方案才能生效。現在的事實是,因為美國國會不同意,所以此方案一直無法生效。 2015年1月13日,美國國會公布了一項總額1.01萬億美元的開支法案,后者將在未來八個半月的時間內為聯邦政府運營提供資金。這一法案中再一次剔除了美國為滿足IMF份額改革要求所必要的資金條款。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肯塔基州共和黨議員羅杰斯(Hal Rogers)發表聲明稱,拒絕新增IMF撥款是一系列削減支出的一個例子,從而“確保政府合理使用納稅人的錢”。去年美國國會就否決了奧巴馬的相關提案,今年再遭眾議院的共和黨議員否決,不得不等到明年美國國會再次審批。美國國會再次讓IMF、美國財政部、新興市場集體“失望”。IMF總裁拉加德在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刻發表了聲明,稱她感到“失望”。“世界正在演變,我們全面承諾幫助我們的成員國最終敲定2010年就達成一致的改革,確保基金組織與全球變化的步伐一致,應對新出現的挑戰。我們理解,美國政府會繼續致力于確保必要的立法批準,我們希望這會發生。”。事實上,IMF董事會原計劃在2012年10月的IMF秋季年會前就落實2010年治理與份額改革方案,但這項備受期待的改革就因為美國“缺席”被推遲了一年多,如今仍然遙遙無期。 美國財政部一直以來都為IMF撥款的安全性進行辯護,稱美國提供給IMF的資金有助于美國商業利益。美國財政部發言人霍莉·舒爾曼周一表示: “我們非常失望,國會沒能把2010年份額與治理改革納入到當前立法中。”財政部還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至關重要,“美國仍然承諾執行2010年份額與治理改革,我們正在研究盡可能這么做的選項。”美國財政部曾提議,通過轉移其在IMF現有信貸安排中的630億美元,變相增加對IMF的資金貢獻。奧巴馬政府也多次敦促國會盡快給改革“開綠燈”。但即便是這樣的提議,也遲遲未能得到美國國會批準。這一次美國再次令IMF失望,也令所有新興市場經濟體失望。考慮到目前美國的政治僵局,一些學者和新興市場決策者認為IMF改革已經被西方政治“綁架”。對此,拉加德也在聲明中表示:“IMF全面承諾致力于落實已經達成一致的治理改革,使得基金組織成為更有效、更具代表性的機構。”拉加德曾表示:“隨著時代變遷,我認為IMF被證明是有效率的、能夠促進全球金融穩定的。我當然希望,美國領導人能夠對IMF所有成員國的期待做出回應,加入到強化和改善IMF治理的過程中來。”拉加德表示,改革事關IMF的可信性、合法性和有效性,IMF將繼續把推動改革作為首要任務,她本人也會繼續為此不懈努力。由于美國國會阻撓,旨在提高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話語權的IMF份額與治理改革被拖延數年。拉加德表示,IMF正在制訂相關過渡性方案,即將舉行的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將討論有關細節。 許多國家都希望美國盡快通過這一改革。2015年1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成員應抓緊落實相關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在美國國會遲遲不通過情況下,巴西提出了一個所謂的B計劃改革方案,這個方案旨在通過將原方案的兩個組成部分“脫鉤”,使得改革的最終實施只需經過美國政府的同意,而無需經過美國國會的批準。不過,IMF的B計劃改革方案實施難度也很大。如果專門制定一個繞過美國國會的改革方案,那美國國會給白宮施加的壓力將更大。美國的現狀是國會大權把持在共和黨手中,奧巴馬每一項動議讓國會通過難度都非常之大。況且,IMF的B計劃改革方案實質是關于話語權、投票權等的權力爭斗。美國國會將會不遺余力地阻擾。所以,IMF想繞過美國國會的B計劃改革方案實施起來難度很大。央行行長周小川2015年4月19日在美國華盛頓出席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時表示:“關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改革,當前進展令人沮喪并倍感失望。”中國早在兩年半以前就認購了430億美元份額,而現在份額和投票權竟然遲遲不能落實,怎能不“令人沮喪并倍感失望”呢?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尼古拉斯·拉迪(NicolasLardy)認為,主要經濟體在2010年同意IMF份額和治理的改革方案,其中中國的出資份額從原來的3.72%升至6.39%,成為IMF第三大成員國,話語權顯著上升。但是美國反對,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卻是本輪IMF增資計劃的首要推動者。2010年12月15日,正是在美國的積極支持下,IM F最高決策機構理事會批準了關于IM F治理和份額改革的方案。按照該項改革計劃,美國只需向IM F增資650億美元,若是其他正常項目開支,這點數目對于每年高達4萬億美元財政預算的美國來說,絕對是小兒科。而且即便2010年的改革方案得以正式落實,美國在IM F的投票權也僅是從原先的16.75%下降至16.5%而已,美國依舊握有"一票否決權",因為IM F的任何重大決策必須達到85%的通過率,美國的絕對控制權根本沒有削弱。美國之所以一再拖延IM F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表面原因是政黨政治的從中作梗抑或白宮與國會聯演雙簧,進一步原因是擔心改革實質性啟動最終會損害美國的獨家壟斷地位,深層次的戰略考慮則是面對邊際影響力相對下降以及國際行動能力與使命擔當日漸不符的IM F,美國急需通過做強實體經濟和重構全球貿易版圖,以期強化基于實體經濟和有效金融與貿易工具而形成的國家競爭力,甚至在必要時重新打造美國金融權力符號,從而整固美國對全球金融秩序的控制權。 今年是人民幣進“籃子”的關鍵一年,IMF將于2015年年末對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的構成進行每五年一次的復核。IMF會議將討論是否將人民幣納入一籃子貨幣、成為IMF認可的全球儲備貨幣。把人民幣納入貨幣籃子意味著IMF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崛起的認可。2015年7月1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華首席代表Alfred Schipke在北京表示,今年是人民幣是否加入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關鍵的一年,在人民幣使用和國際化過程中,這個機會是前所未有的,中國有可能成為一個引領國,進一步加強國際貨幣體系。 七國集團(G7)中歐洲成員國反映積極。德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傾向于今年就將人民幣納入該貨幣籃子。為了讓倫敦獲得人民幣國際交易離岸中心的有利地位,英國已帶頭公開推動中國加入SDR,英國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David Ramsden稱,自上次在2010年檢審SDR的組成幣種以來,形勢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讓人民幣加入SDR目前已是一個“讓人非常關注的問題”。德國雄心勃勃的想讓人民幣交易中心設在法蘭克福,這里也是歐洲央行總部所在地,德國央行執董會成員Joachim Nagel在博鰲論壇上說:“德國方面認為基于現在標準,支持將人民幣納入貨幣籃子。”他稱,即將到來的全面檢視將是納入人民幣的良好契機。 |
相關閱讀:
- [ 10-04]美國前駐華大使:“習奧會”開辟美中合作新領域
- [ 10-02]第五次“習奧會”為中美關系注入正能量
- [ 09-30]國臺辦:“習奧會”成果表明“臺獨”沒有國際空間
- [ 09-30]習奧會對資本市場影響深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