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習近平主席講話傳遞中國減貧新信號
2015-10-17 07:49: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劉寶琴 |
分享到:
|
(新華全媒頭條·扶貧日)未來5年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習近平主席講話傳遞中國減貧新信號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林暉、王宇)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扶貧開發對全球減貧事業具有重要意義。在“10·17”世界消除貧困日到來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出席在北京舉辦的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 講話中透露出哪些中國減貧新信號?中國將向世界作出怎樣的減貧承諾?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理念:堅持走中國特色減貧道路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成功使6億多人口擺脫貧困,是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如此巨大的減貧成就何以取得?習近平在講話中對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的內涵作出深刻闡述,包括堅持改革開放、堅持政府主導、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堅持動員全社會參與、堅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結合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認為,中國30多年來的減貧成就從根本上說是發展帶來的結果,堅持改革開放,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為大規模減貧奠定了基礎。同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出臺一系列面對貧困地區的特殊政策,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并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減貧之路。 “扶貧開發不僅是政府的事,也離不開全社會的積極參與。”獲得2015中國消除貧困獎的廣東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說,國家把每年的10月17日定為“扶貧日”,就是要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促進共同富裕。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楊多貴認為,消除貧困并不取決于一個國家的財富多少,而在于執政者的責任感和決心。中國政府不僅有堅強的決心,還有強大的調控能力,能夠充分發揮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全力推動扶貧攻堅工作。 目標:未來5年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7017萬人,其中河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6個省份的貧困人口都超過500萬人,依然面臨較大的減貧壓力。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說,6年時間減貧7000多萬,意味著每年要減貧1170萬,平均每月減貧100萬,時間非常緊迫、任務非常艱巨。“為實現這個目標,從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都鉚足了勁,已經出臺和即將出臺系列政策,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記者了解到,正在研究制定的“十三五”規劃也將把扶貧開發作為一項重點內容,大力增加扶貧投入,出臺更多有效措施,集中精力打好扶貧攻堅戰。值得指出的是,到2020年實現7000多萬人口全部脫貧,意味著我國有望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15年后發展議程中的減貧目標。 路徑:“五個一批”對癥下藥靶向治療 為實現減貧目標,我國正在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努力找到“貧根”,對癥下藥,靶向治療。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我國堅持分類施策原則,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并特別指出了“五個一批”脫貧手段,即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五個一批’體現出一種分類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則。”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黃承偉認為,對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來說,依靠發展生產和提供就業機會就能實現脫貧,而對于生存環境極端惡劣或缺乏勞動能力的人群,必須采取其他手段予以保障。 “但是,各個措施之間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關聯的。”黃承偉說,比如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貧困群眾不是一搬遷出來就脫貧了,還有扶持產業、增加就業等后續發展保障問題,需要多種措施共同發力。 |
相關閱讀:
- [ 10-16]國平:在全球減貧進程貫注中國價值
- [ 10-16]9個“一”,習近平面向世界闡述中國減貧觀
- [ 10-16]習近平:凝聚共識同舟共濟 不斷深化減貧合作
- [ 10-16]習近平主席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的主旨演講(全文)
- [ 10-16]習近平出席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
- [ 10-15]習近平將出席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 [ 10-15]連續兩年減貧1000萬人 各地扶貧攻堅各有“利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