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英話語模式自由切換 開啟外交新范式
2015-10-22 19:28: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劉寶琴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電 (記者馬海燕)13項政府間和非商業協議、28項商業協議、18項其他成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次英國國事訪問行程滿滿,收獲滿滿。談莎士比亞也說湯顯祖,引英文俗語也講中國老話,在這個古老又現代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習近平在中英話語模式之間自由切換,展示了一個同樣古老又現代的中國開放包容的國際形象,開啟外交新范式。 當地時間21日,習近平訪英第二天。他參觀了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也參觀了華為英國公司。一個世界知名大學,一個中國企業名片,創新是它們的共同特色,也是中國現在的熱點。 出席中英工商峰會,在倫敦金融城市長晚宴上發表演講,同政商界交流,如同在國內的演說講究平易、通俗一樣,習近平在英國的每一處演講、發言都力求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去表達中國主張和期盼。 對中英工商界代表,習近平既提到中方歡迎來自英國的資金、技術、人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十三五”規劃、“互聯網 ”、“中國制造2025”等中國特色項目,也提到了“英國工業2050戰略”,表示這同中國的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高度契合,將為兩國合作帶來巨大機遇。 同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會談時,習近平既表達中方歡迎英國作為首個西方大國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的決定,又希望英方支持中方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作為“一帶一路”構想的提出者,習近平在每一處都不忘推介這一美好愿景,并迅速找到與聆聽對象最近的切入點。在帝國理工學院,習近平聽取了有關運用大數據分析研究“一帶一路”建設對沿線國家影響等情況的介紹。出席中英工商峰會時,習近平說,“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添加進入“朋友圈”?!耙粠б宦贰笔嵌嘣模w各個合作領域,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一帶一路”是共贏的,各國共同參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在倫敦金融城市長晚宴上的演講中,習近平引用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話說:“只有中國人最了解自己”,“只有他們自己慢慢摸索出的解決辦法才是長久之計?!?/p> 表達同樣意思的還有中國清代魏源在《古微堂·治篇》中的一句老話“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習近平引用此句的意思是說,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只有能夠持續造福人民的發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這種對照式用典更易引起西方受眾共鳴。 繼20日在英國議會大廈發表演講時引用了莎士比亞的“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和培根的“智者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待機會”之后,習近平21日在金融城演講時再次引用了英國這兩位名家名言。一句是莎士比亞的“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還有一句是培根的“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是身后?!薄吧孢€是毀滅”的問題仍然考驗著今天的世界,“黃金時代在我們前面”則預示著對未來的期望。 習近平還回顧自己年輕時代讀莎翁作品的時光,既提到了《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等劇本,同時也不忘推介“東方的莎士比亞”——中國明代的劇作家湯顯祖,讓西方受眾也知道湯氏的《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等享譽世界的戲劇。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背鲎浴兑捉洝返倪@句話許多中國人也未必熟悉,但經過習近平的引用和闡釋,中英就開創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黃金時代”達成共識廣為傳播。 同樣許多中英兩國民眾也未必熟悉的是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均于1616年逝世,明年是他們逝世400周年。習近平建議中英兩國可以共同紀念這兩位文學巨匠,以此推動兩國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完) |
相關閱讀:
- [ 10-22]海外網民熱議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
- [ 10-22]習近平倫敦金融城演講提到哪些文化名人?
- [ 10-22]習近平倫敦講話為何強調“一帶一路”不是私家小路
- [ 10-22]習近平訪英推動中英關系再上新臺階
- [ 10-22]習近平演講中提到,這些英國文藝作品曾影響中國
- [ 10-22]國平:習近平金融城晚宴演講讓世界讀懂中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