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2015-10-26 19:36:45??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現在正進入第三個三十年。新的三十年,在前“兩個三十年”的基礎上,我國的國家治理將邁上一個大臺階,而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那時,不但最深刻的思想來自中國,而且最富影響力的實踐也來自中國。我國經濟將實現在更高起點上的高品質發展,實現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實現國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國家素質、社會素質和公民素質的巨大進步,實現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這個時段的時間節點,剛好是本世紀中葉,同新中國建立一百周年也就是第二個一百年的目標相吻合。 新的偉大實踐要求我們黨適應新的需要,寫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條件下,習近平同志以政治家和戰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高舉實事求是的偉大旗幟,全局在胸,高瞻遠矚,審時度勢,舉重若輕,準確把握國內國際大局的深刻變化,準確把握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以及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準確把握廣大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刻總結我國和世界各國國家治理的經驗教訓,提出和確立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和戰略思想;在進一步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基本問題的過程中,集中而系統地闡述了我國國家治理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初步形成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本問題,從而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上,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高到新境界、新水平。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是黨的意志、國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開創了我們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發展,是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以及全面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等重大思想在內的科學思想體系。它奠定了黨和國家前進的新的共同思想基礎,是指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思想武器。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有“三個來源”和“一個必要條件”。“三個來源”:理論來源,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又是它的直接繼承和發展。這種繼承和發展,是主動自覺的,又是豐富充沛的。實踐來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和億萬人民的偉大創造,又是它的理論總結、理論概括和理論表達。這種總結、概括和表達,是準確鮮明的,又是厚重堅實的。文化來源,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歷史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又是它的積極弘揚和借鑒。這種弘揚和借鑒,是深入精深的,又是開放包容的。“一個必要條件”: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黨的理論建設,高度重視黨的思想路線建設,我們黨是理論上成熟和不斷發展的黨。 特別令人欣喜和讓人耳目一新的,是習近平同志中國式的而又極富現代感的語言風格,以其深厚修養和博大境界,直指人心和引人入勝,切中要害和要言不煩,含蓄內斂和耐人尋味,平易近人和質樸清新,不拘一格和活潑靈動,這樣典型的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給當代中國帶來潛移默化、實實在在的文風進步和作風轉變。 (李洪峰 作者系中央紀委駐文化部紀檢組原組長) |
相關閱讀:
- [ 10-26]習近平訪英展現中國領導人“親民外交”三特點
- [ 10-26]習式妙語:開啟中英"黃金時代"的"金鑰匙"|國際社會熱議習近平訪英豐碩成果
- [ 10-26]習近平訪英展現中國領導人“親民外交”三特點
- [ 10-26]全會四論|習近平經濟新常態論述將貫穿五中全會,提領十三五
- [ 10-26]英國網民看習近平訪英:他是外交舞臺上的足球先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