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印非峰會并不是第一次召開,每次開這樣的峰會,西方媒體就會出現中印競爭的調子,這其中多少有挑撥中印非關系的意圖。”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2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中國而言,作為同樣是金磚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它發展得越來越好并不是壞事,中國從來沒有因此眼紅過。即便中印之間會因此出現競爭也是一種良性競爭。對于非洲而言,無論中國還是印度,伙伴國越多,它們自主選擇的空間就越大,獲得的援助和合作機會就越多,也是一件很好的事。 無論是西方媒體還是印度媒體,炒作“中印競爭”的同時也都強調,中國與非洲的合作遠遠領先于印度。美國《商業知情者》題為“印度主辦最大非洲峰會追趕中國”的報道稱,印度經濟增速雖然在趕超中國,但經濟規模仍只有中國的1/5,也缺乏在非洲市場上面對面挑戰中國的金融實力。2008年第一次峰會以來,印度與非洲的年度雙邊貿易額增長超過一倍至720億美元,而中國與非洲貿易額高達2000億美元。 印度《第一郵報》28日稱,中國在非洲遠領先于印度。印非峰會的成果取決于將承諾轉變成行動,在這個大陸,中國的足跡已經遍及每一個角落。15年來,中國一直在爭取非洲,投入巨資修建港口、鐵路、足球場、公路、大壩和其他大型基礎設施。印度《金融快報》稱,1999年之前,印度與非洲的貿易額還高于中非貿易。之后,中國成為非洲最大貿易伙伴。中非貿易從2002年的120億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980億美元,2015年更是將4倍于印非貿易。內羅畢經濟專家估計,在非洲大約有2500家中國公司,目前非洲大約有100萬中國人。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的一條主要大街現在被稱為“毛大道”。 “翻過中國的高墻”,“今日印度”網站以此為題稱,印度公司在非洲異常活躍,但面對中國同行只能自嘆不如。中國公司有政府戰略和穩健外交的支持,資金雄厚,而印度公司沒有資金自主性,凡事都要經過冗長的審批過程。印度要跟中國好好學學。 不過印度也有自己的優勢。由于同為印度洋沿岸國家,并且曾為英國的殖民地,許多印度移民從殖民地時期便扎根在南非、毛里求斯、坦桑尼亞、肯尼亞等東非和南部非洲國家。德國《柏林日報》稱,與中國不同,印度不厭其煩地強調與非洲的歷史聯系。新德里希望彰顯自己的軟實力,突出其與非洲之間的歷史淵源。印度和非洲之間的貿易聯系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的民族英雄甘地在19世紀末曾在南非居住數年。印度“第一視點”網站稱,印非峰會前莫迪在他例行的廣播節目“說說心里話”中稱:“印度與非洲有許多相似之處,很久以前,那甚至是同一片大陸,只是由于印度洋的出現才將二者分開,但至今仍有270萬印度人生活在非洲。印度與非洲的人文交流一直在延續……” 【環球時報駐印度、南非、德國、新加坡記者 周良臣 李志偉 青木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
|
相關閱讀:
- [ 05-14]印度經濟“蛋糕”,中國企業如何“吃”好
- [ 04-17]印度經濟增速或踞首位 緩慢增長是世界經濟新現實
- [ 01-14]世行預測印度經濟增速2016年趕超中國
- [ 09-30]印度經濟放緩房市疲軟 住宅地產庫存創新高
- [ 03-21]英媒:印度經濟增速放緩 需要市場經濟
- [ 10-09]IMF大幅下調印度經濟增長預期 調至4.9%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