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刊發萬字評論員文章《論五大發展理念》
2015-11-05 15:01:32??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新華網廣州11月5日電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今天出版的中共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以一個整版的篇幅刊發長篇評論員文章:《論五大發展理念》。文章系統回顧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觀點和論述,并密切聯系廣東實際,全面闡述五大發展理念的深刻內涵。 這篇一萬多字的評論員文章指出,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特點,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為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階段的偉大勝利,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文章從五個層面,分別展開對五大發展理念的闡述。 在創新發展方面,指出“創新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文章談到,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既是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內涵的進一步升華和深化,同時已超越科技層面,使創新進入了理論、制度、文化等綜合層面;創新不僅是對科技工作者的明確要求,更是對全黨全社會提出的緊迫任務。同時,全會從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全局高度,鮮明突出地把創新擺在發展理念的首位,具有指引方向的重大意義。創新發展是“十三五”時期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的關鍵驅動因素,是實現“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下全面發展的根本支撐和關鍵動力。 在協調發展方面,指出“協調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文章談到,十八屆五中全會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協調發展理念,旨在補齊發展短板,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體現了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的統一,是立足長遠、謀劃全局的戰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指導作用。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全面”的重要保證,是提升發展整體效能、推進事業全面進步的有力保障。 在綠色發展方面,指出“綠色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文章談到,十八屆五中全會從“五位一體”的整體布局出發,把綠色發展理念擺在突出位置,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針對性,對糾正“唯GDP”式粗放型發展具有重大作用。綠色發展是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是通往人與自然和諧境界的必由之路。 在開放發展方面,指出“開放是世界繁榮發展的應然選擇。”文章談到,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全球視野思考中國發展問題,提出開放發展理念,既向世界表明了“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的立場,也揭示了“中國經濟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息息相關”的內在共贏邏輯。開放發展是中國基于改革開放成功經驗的歷史總結,也是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在共享發展方面,指出“共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結果。”文章談到,十八屆五中全會關于“共享發展”的部署安排,無論在宏觀還是微觀層面,每一項安排都與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息息相關,回應了全社會關切,更體現了制度安排的延續性、科學性、優越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改革開放以來就提出的發展目標,經過多年努力,如今已進入最后決勝階段。改善民生,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選擇。 文章最后指出,全面小康的美好藍圖、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需要靠我們每一個人為之奉獻。廣東廣大干部群眾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昂揚斗志,結合廣東實際,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率先”,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率先”而如琢如磨、接力拼搏,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廣東新發展! 據悉,推出一個整版篇幅的重磅評論員文章,在南方日報歷史上還是首次,在全國省委機關報中亦屬罕見。 |
相關閱讀:
- [ 11-05]百姓富:“福”澤萬家共逐夢 福建日報評論員: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 [ 11-05]福建日報評論員: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 [ 11-03]福建日報評論員:切實加快特色現代農業建設
- [ 11-02]新華社特約評論員:做好農村改革的整體謀劃和頂層設計
- [ 11-02]新華社評論員:堅持開放發展 實現合作共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