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婦“考驗”兩孩新政落地 本市計生條例即將啟動修訂 婦產醫院做好準備應對“嬰兒潮” 家附近的幼兒園能收多少孩子、生了老二產假能否延長、公共場所什么時候才能配母嬰室、明年猴年的產床會不會還一位難求、高齡產婦孕檢能否平安順利……“全面兩孩”的新政發布后,“生,還是不生?”成了千百萬個家庭的熱議話題,而一系列即將隨之而來的配套法規和措施甚至人文關懷,也將成為考驗各地對此新政落地順利與否的檢驗標準。 -規劃建議 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現身說法 案例1 “70后”想搭末班車 擔心二孩性別 生于1979年的單女士有一個5歲的兒子,雖然也想兒女雙全湊足一個“好”字,但是由于自己和丈夫都不是獨生子女,此前已經在北京落地的“單獨兩孩”政策他們享受不到。聽說全面放開兩孩的消息后,她驚喜之余更多的是糾結,“都說生兒子要準備婚房,因此是‘建設銀行’,生女兒是‘招商銀行’。我想再生個閨女,可要是再生個男娃,倆兒子那可就是‘會瘋’銀行了。” 緊隨而來的第二個糾結就是兩邊父母年歲都大了,身體不好又不在北京,第二個娃肯定得單女士自己帶。做高齡產婦且不說身體恢復得慢,能不能再有精力帶孩子都得打個問號。“如果再生,我很可能就得辭職全職在家照顧兩個娃。”單女士打起了算盤,那會多一口人少一份收入,可能還得雇個保姆,丈夫養家的壓力可想而知,“要是鼓勵二胎能給一兩年的產假就好了!” 案例2 勇當高齡產婦 不留終生遺憾 “可算趕上這撥了,說什么也得再搏個娃!”與很多正在糾結猶豫中的媽媽們不同,今年34歲的任女士已經下定決心排除萬難也要再生二胎。而她所關心的是這個政策究竟什么時候能在北京落地,換句話說,只要街道開始了接受登記,她已經準備好“分分鐘”遞交申請了。 作為“80后”,任女士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的孤單、以后贍養老人的壓力、親情關系的淡漠,讓身為獨生女的她深感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一個伴兒,他有權體驗血濃于水的那種親兄弟姐妹間的親情。“說實話,現在生養二胎的確壓力很大,但是就算再難,我和老公都決定了再要一個,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任女士的丈夫鄭先生補充說,其實多生一個也是為了將來等自己老了,孩子贍養老人的壓力能小一點。“以我倆的切身感受為例,一個孩子真的太孤單了,家里真要有個什么大事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不過,任女士也坦言,即使現在就開始努力,順利懷上孩子也得35歲了,作為高齡產婦,她最擔心的是孩子不健康。生第一胎時,她的血壓血糖都控制得不好,最后還是剖腹產。“第二胎肯定更難,但我不怕做高齡產婦,因為如果現在不搏一搏,我一輩子都會遺憾的。”她說。 |
相關閱讀:
- [ 11-07]產婦死亡揭赴美產子亂象:產婦辦簽證多隱瞞懷孕
- [ 11-04]高齡產婦深夜緊急轉院 高速交警霧中護送轉危為安
- [ 10-30]產婦臍帶脫垂 醫生8分鐘從死神手中“搶出”嬰兒
- [ 10-30]產婦臨產前臍帶脫垂 醫生8分鐘“搶出”嬰兒
- [ 10-17]專家:中國剖宮產率居高不下 產婦怕疼是重要因素之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