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不合格奶粉借跨境電商入境將被堵
2015-11-09 08:14:15?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網售嬰幼兒奶粉需附中文標簽生產企業須通過我國注冊 不合格奶粉借跨境電商入境將被堵 在消費者熱衷于網購進口食品的當下,進口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產品渠道來源不明、沒有合格的中文標簽、缺乏必要的安全衛生檢疫等。這些在線下渠道被嚴禁銷售的不合格產品卻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堂而皇之入境,不過這種亂象將得到遏制。就在上個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網購保稅模式跨境電子商務進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細則》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今后網購保稅進口食品的準入門檻將與傳統貿易一致,其中特別對嬰幼兒奶粉提出了具體要求。業內人士認為,該細則若最終實施,將堵住“假洋鬼子奶粉”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入中國的路徑。 □現狀 不合格進口食品標簽問題突出 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長畢克新前不久表示,今年上半年檢出的不合格進口食品,最多的竟然是來自一直以食品安全監管嚴苛而聞名的歐盟,食品添加劑不合格成為頭號問題。 據介紹,2015年上半年,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57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食品中檢出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進口食品共1255批、4960噸、1452萬美元。 這些不合格進口食品批次位列前10位的來源地分別是歐盟、中國臺灣、東盟、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挪威、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91.5%。 畢克新表示,進口食品不合格原因列前10位的是:食品添加劑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標簽不合格、證書不合格、污染物超標、貨證不符、包裝不合格、含非食用添加物、轉基因成分等,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97.4%。安全衛生問題中,食品添加劑超標、微生物污染、污染物超標較為突出,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48%。 無中文標簽跨境電商照樣賣 從上述數據看出,進口食品若通過一般貿易渠道進入中國,必然要通過層層檢驗檢疫合格才能入關,哪怕是標簽不合格也無法通關。以嬰幼兒配方乳粉為例,國家質檢總局官網有明確規定:自2014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產品包裝上無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一律按不合格產品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然而當前跨境電商的進口奶粉完全可以不遵守這一規定。 記者在蜜芽等跨境母嬰電商平臺發現,這里銷售的進口奶粉外包裝照片上看不到任何中文標識。消費者金先生近日通過蜜芽購買了一桶牛欄奶粉和一桶愛他美奶粉。他告訴記者,自己經朋友推薦購買這款產品,產品收到后,外包裝上全都是英文,沒有任何中文說明。 同樣是進口食品,通過跨境電商銷售的嬰幼兒奶粉就能輕松賣給中國消費者,但是如果通過傳統貿易渠道進入中國,則該產品為不合格產品,只能是退貨或者銷毀。 “跨境產品大部分是外文標簽,國內消費者對其功能和屬性并非特別了解,往往是聽別人推介就跟風購買”。乳業專家宋亮表示,有些不法商販甚至還將快過期的奶粉銷售給中國消費者,有的產品不符合中國的標準,如某知名奶粉美版的鐵元素含量就與中國標準差很多,消費者購買到這些產品后,也無法投訴。 孕嬰童專家樂友創始人龔定宇近日在第二屆中國嬰幼兒發展論壇上就公開“吐槽”跨境電商:目前網上監管缺乏,每年欲進入樂友平臺最終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只有28%,有近七成的申請者要不就是假冒證照,要不就是不了解政策,導致不合規。 |
相關閱讀:
- [ 11-09]中國增進與周邊國家互信與共贏 FTA談判重新起步
- [ 11-09]緬甸歷史性大選緊張等待開票 選民希望“改變國家”
- [ 11-08]泉州海絲藝術公園·亞洲園開園 展示絲路國家文化精華
- [ 11-08]五中全會,大數據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 [ 11-08]國家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蒞臨莆田調研檢查食品藥品安全工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