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說法 多數大學生對個人信用認知度較低 針對大學生網貸的質疑,北青報記者致電一家電消費信貸平臺,該客服表示注冊時就要對客戶在該平臺的消費信譽情況進行嚴格審核,在面簽時調用學生的成績、表現等相關個人信息作為個人信用的審批標準。 對于逾期還款是否會對今后個人信用留下不良的“案底”,該客服表示,目前暫不納入央行征信體系,但是相關用戶的賬戶將會被凍結。 該信貸平臺客服還表示,也會安排第三方催單人員電話通知欠款本人還款,并將按天計算延期費,逾期客戶還要承擔著商品原價基礎上0.03%日息的延期費。 “日息萬分之三,就相當于近11%年息,這其實是一個很高的比例了。如果大學生還不起錢,這筆逾期費又會成為一筆巨款。”某金融投資人士分析。 這位金融人士還表示,與銀行信用卡分期類似,每筆網絡分期其實也是將利息和手續費含在每月月供之中,其利息和違約“陷阱”也不易讓涉世不深的學生發覺。 “銀行征信系統已相對完善,互聯網信用體系還在探索,未來兩者很有可能會打通。多數大學生對個人信用認知度較低,認為互聯網信用對未來沒有影響是短視的。大學生信貸消費還是要量力而行、貨比三家,仔細對比各個平臺的貸款金額、利息水平、違約賠償等再做選擇。”理財專家同時提醒大學生,在消費信貸發生后,應按貸款合同要求按時還本付息,維護好自身信用。 文/本報記者 劉旭 李夢婷 王曉蕓 |
相關閱讀:
- [ 11-11]“雙11”購物狂歡節遭潑冷水 假貨訴訟陰影揮之不去
- [ 11-11]今年“雙11”主打全球化 國際品牌借此打入中國市場
- [ 11-11]“雙11”拉動全球購物狂歡 天貓銷售額12分鐘破百億
- [ 11-10]實體店“雙11”搶市場當力避“敲邊鼓”
- [ 11-10]支付寶容量擴一倍 “雙11”有望告別支付卡殼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