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大選是“偶像派的勝利” 權力格局仍面臨經濟考驗
2015-11-12 07:00:34?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分析人士看來,即便順利取得權力,昂山素季及民盟能否在錯綜復雜的局面下治理好國家,是他們需要面對的又一大挑戰。在大選的激情過后,這才是能否獲得民眾長期支持的關鍵。在這方面,昂山素季和民盟并無經驗。 《金融時報》稱,平衡錯綜復雜的憲法架構和軍方利益是新政府出爐后面臨的艱難任務。除此之外,它還需要開啟與近20個民族武裝組織的和平進程。在緬甸靠近中國的邊境地區,散布著數百支武裝以及與采礦、伐木、毒品等有關的犯罪網絡。然后還有經濟問題,千千萬萬的選民投票給民盟不僅是拒絕專制,而且是為了讓他們至今沒有電、沒有自來水和醫療保健的生活變得更好。這個長期遭受孤立和貧窮的東南亞腹地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成為地區增長引擎之一。 美國彭博社刊發社論說,緬甸選民表明了一件事情,他們希望昂山素季成為他們未來的領袖。此次選舉也賦予她這樣的責任,最終挑選一名強大的代理人和有能力的技術領導集體。緬甸艱苦的經濟改革擺在面前,關鍵的投資法等待通過,貿易成本必須降低,銀行體系有待完善,教育和基礎設施需要大規模投資。昂山素季已經贏得領導緬甸的權力,但她不能獨自這樣做。香港《南華早報》11日稱,民主的形式有了,要嘗到民主帶來的福祉,還有坎坷路途要走。緬甸選舉是不完全的民主,也是不完美的民主。對昂山素季和她的民盟來說,挑戰才剛剛開始。 劉務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次緬甸大選是“偶像派的勝利”,昂山素季本人的悲情經歷、父親威望的影響以及強大的個人魅力,是民盟能夠獲勝的重要因素。然而,軍政府數十年的統治已使緬甸在多方面落后于時代和世界,鑒于這樣的現狀,任何政黨上臺都將面臨巨大的壓力。盡管民心思變是緬甸目前的大趨勢,但新的領導人上臺后也不可能立即解決所有的歷史問題,這也是緬甸需要接受的現實。 【環球時報赴緬甸特約記者 傅一凡 環球時報駐外特約記者 李勇 辛斌 魏輝 白云怡】
|
相關閱讀:
- [ 11-11]緬甸大選落幕 昂山素季在新政府中的角色仍為懸念
- [ 11-10]日媒:緬甸大選為邁向民主化重要一步 日本政府表歡迎
- [ 11-10]緬甸大選后困難依然很多 如何執政仍然懸念重重
- [ 11-09]緬甸大選民盟稱獲多數選票 昂山素季吁善待候選人
- [ 11-10]緬甸大選初步結果顯示民盟大勝 執政黨承認失敗
- [ 11-09]緬甸大選投票結束 軍方承諾將尊重大選結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